上海版二年級下冊音樂第六課教案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四、拓展教學3.看一看:聽著主題音樂參觀“鐘表店”,仔細觀察各種鐘表的形狀和鐘表聲。4.敲一敲:用節奏樂器來模仿表現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各種鐘表的滴答聲。(四)完整聽賞并創編表演拓展教學拓展聽賞《頑皮的小鬧鐘》看一看敲一敲完整聽賞并創編表演聽賞《頑皮的小鬧鐘》此部分與第一段的旋律相似,教師要引導學生聽出這兩部分的相同和不同處,并通過再次的參觀“鐘表店”,指表現導學生用節奏樂器來模仿鐘表的滴答聲和鐘表店里熱鬧工作的景象。【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欣賞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將“聽覺領先,動覺切入”這一教學理念貫穿于聽賞的課堂,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整節課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聽聽想想、看看畫畫、敲敲跳跳、編編創創等音樂教學實踐活動來充分體驗音樂,感受樂曲的情緒,表現鐘表的形象。由于樂曲《在鐘表店里》的篇幅比較長,為了讓學生能充分地感知體驗、分辨出樂曲三部分不同的情緒,因此教學中在學生初次完整聽賞樂曲能分段的基礎上,教師逐段地引導學生聽賞,分段感知體驗、想象表現,每一段除了感受音樂情緒外,都用了不同的方法和形式幫助熟悉主題、表現鐘表,以次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每個班學生的個性不同,差異性較大,而且他們所擁有的音樂能力和實際生活經驗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聽賞、表現音樂時一定要注重挖掘每個人的特長,同時注意培養學生間的相互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讓他們在集體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課 題第六課 玩——《小猴造樓》、《叮咚圓舞曲》
課 型教 學 目 標認知通過音樂游戲《小猴造樓》,感知并唱準do——do’上行、下行音階的唱名,熟悉并初步掌握各音在五線譜上的位置,同時聽準唱準音高。技能用自然的聲音學唱《叮咚圓舞曲》,讓學生在節奏、歌唱中感知十六分的時值,培養學生協調律動能力和團結的合作精神。情感通過各種有趣的音樂游戲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鍛煉提高學生的音樂能力教學重點熟悉五線譜的音位、音高,唱準七個音組成旋律和《叮咚圓舞曲》用唱名歌詞和律動來學習、復習十六音符的時值。教學難點課前準備教 學 環 節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組織教學二、玩《小猴造樓》二、復習節奏兒歌一、 律動《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進教室玩《小猴造樓》洋娃娃和小熊到七只小猴的新家做客(一)看看小猴們造的大樓是怎樣的:點五線譜唱上行、下行音階(二)音樂游戲《小猴爬樓梯》1.用 的節奏在五線譜大樓上點唱二、 律動《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進教室玩《小猴造樓》點五線譜唱上行、下行音階用 的節奏在五線譜大樓上點唱這一環節學生邊唱邊跳,既是對這一課的歌唱內容進行復習鞏固,又是通過舞蹈律動,為第三個教學環節的律動《叮咚圓舞曲》中的進行舞蹈動作素材提供的鋪墊。教 學 環 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