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呀走》教案-
【教學難點】
歌詞教學、認識不同的速度及其表現。
【教學用具】
錄音機、小兔烏龜頭飾、獎品等。
【教學過程】
一課時
一、引發興趣,導入新課
1.聽音樂進教室
教師操作:放《小兔與烏龜》音樂,隨時將小兔烏龜頭飾戴在學生頭上。
學生活動:聽音樂進教室,隨音樂律動。
2.導入新課〔玩玩〕
過渡語:今天葉老師要介紹兩個朋友和大家見面,大家猜猜他們是誰呢?
教師操作:放小兔與烏龜的音樂,在黑板上寫上快 慢 ,并邊說邊舞。
學生活動:學生隨音樂律動,展開思維想象。
過渡語:大家真聰明,一下子就猜到是兔了!那另外一個是誰呢?兔子快,誰慢呢?(烏龜)請大家隨著音樂一起來進行一次龜兔賽跑吧!
學生活動:聽著音樂,模仿動物。聽見速度慢的就學烏龜爬;聽見速度快的就學小兔跳。
3.感受體驗,玩玩說說〔說說〕
教師提問:小朋友真聰明,你們怎么知道聽到慢的要爬,聽到快的要跳呢?
學生回答:因為小兔跳的快,烏龜爬的慢!
教師總結:說的很對,音樂其實和生活是緊緊聯系著的,小兔跑得快,音樂就快;烏龜爬地慢,音樂就慢。我們一起再來感受一下,來評出最好的小兔與烏龜!(學生隨音樂律動,教師頒發表演星,將"小星星"貼在小朋友的額頭上.)
二、聽聽唱唱,理解表現
學習歌曲三部曲:〔聽聽、唱唱、動動〕.
1.聽聽
過渡語:今天,老師要交給大家一個非常難的事兒----自己學唱一首歌《走呀走》.大家先來學一學老爺爺怎么走,好嗎?〔教師彈琴〉
學生活動:隨音樂律動,學老爺爺走路.
教師引導:我們會走了,但不會唱,我們能學會唱嗎?一起來吧!〔教師放錄音,歌曲第一段〕
學生活動:認真聽,不動嘴,隨音樂律動.〔第一遍〕
教師提問:老爺爺走的快嗎?為什么?
學生回答:慢!因為爺爺老了,走不快了.
過渡語:老爺爺走的慢,我們就唱的慢.一起聽第2遍,仔細聽認真記,看看是誰最聰明!
學生活動:豎著耳朵聽,記.身體律動.
教師提問:有“一點”會唱的小朋友請舉手!〔檢查學生“聽”的情況〕就請這些會唱的小朋友輕輕地唱,其他人繼續聽!
學生活動:會唱的唱,不會唱的繼續聽.〔第二遍〕
2.唱唱
教師提問:又有多少小朋友會唱了?請舉手!〔再次檢查聽的情況〕
請大家一起來輕輕地唱!
學生活動:邊律動邊輕輕唱.〔第三遍〕
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歌曲的情況,教師彈琴,學生跟唱,拍手律動.(可采取個人檢查,小組比賽等的形式評比出歌唱星、聰明星、表演星等,并馬上進行獎勵.〕
3.動動
過渡語:我們學會唱了老爺爺怎么走,現在我們邊長邊走,看看誰走的最像!〔評出各種小星星〕
教師操作:彈琴,放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