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家娃娃真幸福》導學案
教學目標:
1. 能活潑整齊地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2. 能隨著音樂邊唱邊做律動,感受載歌載舞的熱鬧場面,體驗到生活的美好與幸福。
3. 能夠用響板和鈴鼓為歌曲伴奏,在和小伙伴的表演中學會合作和交流,體驗與他人合作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 襯詞的演唱。
2. 多聲部的合作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鈴鼓、響板
教學過程:
一、 認識鈴鼓
1. 教師:“在音樂課中咱們都認識了哪些打擊樂器?”學生回答
2. 教師:“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新朋友,請大家閉上眼睛聽聽他的聲音和哪種打擊樂器很像?”教師拍鈴鼓,學生閉上眼睛聆聽并回答。
3. 出示鈴鼓,學生觀察。“它是什么樣子的?”
4. 4人小組玩一玩鈴鼓,從右往左傳,每人來研究一下可以怎樣演奏?
5. 學生匯報。教師小結:“鈴鼓有兩種演奏方法,一種是…另一種是…”出示兩種圖標,“這里有兩種圖標,你來猜猜第一種演奏方法可以用哪種圖標表示?為什么?”學生回答。
6. 出示節奏譜,“請你看著節奏小火車來演奏。速度是…”
7. 我們來配上一段音樂
二、 學唱歌曲
1. 律動《彝家娃娃真幸福》
①“我國有很多少數民族都能歌善舞,請你根據這些小朋友的服飾和舞蹈來猜一猜她們來自哪個民族。”
②觀看視頻并交流
③“彝族人身上帶的銀飾品能發出清脆的聲響,所以他們的舞蹈中喜歡抖動肩膀,我們來照鏡子。”教師帶領學生做動作。
2. 整體感知
①“剛才我們聽到的這段音樂就是今天要學習的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讀一讀。”
②第一次聆聽范唱,邊聽邊拍手。你覺得這首歌曲怎么樣?
③第二次聆聽范唱,出示歌詞,“你聽到最多的詞是什么?”
3. 學唱襯詞
①“啊哩哩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一邊有節奏的念歌詞一邊思考。”
②教師打響板,帶領學生有節奏的念詞。第一遍老師念一句學生跟著念一句,第二遍,學生邊念邊拍手、拍腿。
③教師介紹襯詞:“表現彝族人民快樂的心情,所以我們念的時候聲音要怎樣呢?”請個別學生念一念,然后全體用輕巧有彈性的聲音和老師接龍。
④“這4句啊哩哩,唱起來它的旋律是一樣的嗎?邊聽邊思考。”出示圖譜,教師演唱,在“啊哩哩”處做柯達伊手勢。
⑤學生聽完后回答
⑥出示音名,帶領學生邊做手勢邊唱。
⑦師生接口唱音名
⑧師生接口唱歌詞
4. 學習第一段歌詞
①跟著老師的鋼琴唱一唱第一段歌詞
②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糾正樂句,注意聲音的輕巧。
5. 自學第二段歌詞
① 第二段歌詞相信你能自己學會,老師在鋼琴上給你第一句旋律,然后唱給旁邊的小朋友聽。
② “誰有自信唱給大家聽聽?”請幾個學生單獨演唱,評出自學小明星。
③ 集體演唱第二段歌詞
6. 完整演唱
① 跟鋼琴完整演唱
② 出示響板,邊唱邊打節拍。跟伴奏演唱。
三、合作表演
①學生打響板演唱,老師用鈴鼓伴奏。
②“彝族最熱鬧的節日是什么?咱們也來過一個熱鬧的火把節,像彝族人那樣載歌載舞。”想演奏鈴鼓的小朋友到這兒來,想演奏響板的小朋友到這兒來,舞蹈的小朋友圍成一個圓圈。咱們不僅要演奏的好,舞姿優美還要注意別忘了演唱哦,這才叫載歌載舞呢。
③教師小結:“今天咱們學著彝族人過了一次火把節,你們玩兒的開心嗎?回去后把我們學的歌曲唱給你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好朋友聽,把這美妙的音樂傳遞給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