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九課豐收歌舞教案
第 九 課 豐 收 歌 舞教學目標:
1、歌舞形式是表達人們喜悅心情的最佳方式之一。這一形式也最能充分體現音樂的社會性。在豐收時刻,人們往往會載歌載舞,盡情抒發他們喜悅的心情。
2、初步了解人聲分類的音樂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初步了解人聲分類的音樂知識。
教具準備:電子琴、錄音機、打擊樂器、自制圖譜卡。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表演《桔梗謠》。
第二課時聆聽《豐收歌》、《豐收的喜悅》、復習《桔梗謠》。
第三課時表演《圓圓和彎彎》。
第 一 課 時
教學重點、難點:
1、歌舞形式是表達人們喜悅心情的最佳方式之一。這一形式也最能充分體現音樂的社會性。在豐收時刻,人們往往會載歌載舞,盡情抒發他們喜悅的心情。
2、初步了解人聲分類的音樂知識。
教學過程:
一、核心知識
表演《桔梗謠》。
二、問題情境。
1、復習《小烏鴉愛媽媽》。
2、新歌教學:
(1)、導入: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少數民族不僅物產豐富而且能歌善舞。下面,老師做幾個動作,請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a、 教師做西藏舞動作,讓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b、 教師做新疆舞動作,讓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c、 教師做蒙古舞動作,讓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d、教師做朝鮮舞動作,讓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舞蹈。
教師介紹這是朝鮮舞,想學嗎?
(2)、放錄象,學生試著跳一跳。
(3)、你覺得剛才這首歌曲怎樣?學生談感受。
你能聽出是三拍子還是二拍子嗎?學生試拍。
(4)、聽錄音,學生打三拍子。
(5)、揭題:《桔梗謠》。
出示圖片,教師介紹,桔梗是朝鮮人民愛吃的一種野菜。
三、活動設計
1、學唱歌曲。
a、 放錄音,學生輕唱。
b、 找一找喜歡唱的樂句及提醒同學們應注意的樂句。
c、 重點練唱:
第二樂句,唱好符點處;
第四樂句,唱好連線、符點處;
第五樂句襯詞3;
最后一句,連線處。
d、連唱
2、這首歌講了什么?你覺得應怎樣唱?
3、用歡快的情緒唱一唱,表現人們喜慶豐收的歡樂情緒。
4、學唱歌譜:
(1)、出示卡片1前4小節,教師范唱。
(2)、學生隨教師的教棒點譜學唱,邊唱邊拍節奏(2——3遍。
(3)、出示卡片2后4小節,方法同上。
(4)、1+2完整唱一邊,唱好前八小節。
(5)、把3、4、5、6四張卡片由學生組長抽簽,各組一張卡片在組長帶領下自學。
四、預見點撥
在進行藝術處理時,不要過于強調聲音怎樣怎樣,讓學生明白,唱歌是感情的宣泄。樂譜學習,一定要扎實,不要走過場。
五、分層訓練
1、教師巡回指導。
重點:輔導抽到卡片5的一組。
6 5 6 1 6 5 ︱6 5 6 1 6 5︱1 1 2 ︱1 — — ︱
要求:聲音輕,不影響其他三組的學唱。
2、各組匯報自學情況:由組長帶領唱本組的卡片,全體學生點評。
3、把卡片集中按序號排列在黑板上,教師指揮,各組接唱。
4、加上卡片7,再次接唱。
5、學生齊唱。
六、歸納提升
1、分組表演。
2、配上伴奏完整表演。
3、小結,師生再見。
七、教學反思:
第 二 課 時
教學重點、難點:掌握《桔梗謠》的樂譜演唱。
教學過程:
一、核心知識
聆聽《豐收歌》、《豐收的喜悅》、復習《桔梗謠》。
二、問題情境:聆聽《豐收歌》。
1、導入:每當春節人們會怎樣?學生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