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第七單元天竺國教學設計
第2課時教學過程:
教師教學行為
學生學習行為
設計意圖一.卡農練習:分兩個聲部演唱卡農歌曲:5—4│3—2│1712│3—4│5—4│3217│1—2│1——│┃二、談話:1、秋天到了,莊稼都豐收了,結出了豐碩的果實。老師收集很多種子,我們一起來看看。2、欣賞種子圖片。3、說說你認識這些種子嗎?它們有哪些特別的地方?三、 自編故事表演:1、欣賞詩歌《種子》2、討論:詩歌里講了些什么?種子怎樣萌芽?經過哪幾個環節?(板書)3、你能扮演種子,表演種子萌芽嗎?可以小組合作。4、談談你從種子身上學到了什么?四、 學唱歌曲《搖籃曲》:1、欣賞歌曲:說說欣賞后的感受。2、再次欣賞。3、視唱歌譜。重點兩聲部的合唱。4、配上歌詞演唱。5、邊唱配上創編的的動作表演歌曲。學生視唱卡農曲要求:聲音和諧自然,音準、節奏正確。欣賞種子圖片。認識種子的不同特點3、欣賞、了解詩歌《種子》的內容學生扮演種子,進行表演4、談談你從種子身上學到了什么?1、欣賞歌曲3、視唱歌譜。4、配上歌詞演唱。5、邊唱配上創編的種子萌芽的動作表演歌曲。培養學生的合唱能力從認識種子入手,幫助積累相關的經驗,為下面的活動作鋪墊。在學生參與表演的過程中,了解種子發芽的過程。表現“生命生長的“的過程。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手段表現歌曲。授課時間:5/11:五(4) 5/12:五(3)、五(2)、五(1) 5/13:五(5) 教學后記:得:本單元《天竺國》,圍繞著“印度”這一主題,開展了欣賞、表演、合唱等藝術活動,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藝術氛圍中體會到了田野帶來的快樂和希望,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欣賞了美麗的田野圖片,感受到了印度歌曲的優美、動聽的旋律,及歌曲中蘊涵的情感,用自然圓潤的聲音唱出心中的感受。失:由于歌曲《搖籃曲》是二聲部合唱,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反復引導學生在兩個聲部的對比與協調中體驗音樂的層次感和音量的均衡性,力求各聲部的音色、音量、音準及節奏的和諧統一,引導學生在合唱中能互相傾聽、互相配合。準備藝術節的節目授課時間:5/16:五(4)、五(2) 5/17:五(3)、五(1) 5/18:五(5) 授課時間:5/18:五(4) 5/19:五(3)、五(2)、五(1) 5/20: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