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下冊音樂教案《五十六朵花》1
四、 欣賞《杵歌》。
1.請同學們介紹有關高山族的知識。
2.欣賞《杵歌》。
3.能隨音樂做舂米的動作。
五、教學評價
1、能用茶杯、碟子、碗演奏這首歌曲
2、能隨音樂做舂米的動作。
[課后記]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欣賞《快樂的羅梭》。
[教學目標]
1、聽辨樂曲的情緒。
2、隨著音樂律動。
[教學過程]
一、模唱練習
1=f 2/4
553 │553 │3551│3 32│1332│126 │6216│116 ‖
1.跟著老師分樂句用“la”模唱。
2.學生用“la”完整模唱。
二、欣賞《快樂的羅梭》。
1.問:這首樂曲的形式是什么樣的(欣賞第一遍)?
2.聽一聽模唱練習在這首樂曲中出現了幾次(欣賞第二遍)?
3.感受第二部分的情緒(欣賞第三遍)。
4.欣賞第四遍。請你按照樂曲歡快、抒情、歡快的情緒在第三個條格中涂上相應的顏色。
5.隨音樂律動(欣賞第五遍)。
6.介紹彈撥樂知識。
三、課下活動
請同學們查找有關鄂倫春族的相關資料。
四、教學評價
1、感受樂曲的不同情緒。并用不同顏色表示
2、是否能隨音樂的節拍律動
[課后記]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勇敢的鄂倫春》。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勇敢的鄂倫春》。
2.了解有關鄂倫春民族的簡單知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介紹有關鄂倫春族的相關知識,老師小結補充。
二、范唱(教師范唱最好)。
要求:學生能安靜地聆聽,并能對老師的范唱做出自己的評價。
三、學唱歌曲
1.有節奏的朗讀歌詞。
2.跟著老師學唱歌曲。
3.學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4.請同桌同學互相為對方演唱一遍并記憶歌詞。
5.分小組演唱,其他同學評價,也可由一位學生代表獨唱。
四、練習
用線連一連,請同學們不僅從曲調上區分《乃喲乃》與《勇敢的鄂倫春》的不同,還可以從服裝上區分。
六、課下活動
請同學們查找有關傈僳族的相關資料。
七、教學評價
1、能演唱歌曲《勇敢的鄂倫春》
2、能從曲調、服裝上區分兩首歌曲的不同
[課后記]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保護小羊》。
教學目標
1.會唱歌曲《保護小羊》。
2.區分兩個樂句結束音的不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介紹有關傈僳族的相關知識,老師補充總結。
二、范唱(教師范唱最好)。
要求:學生能安靜地聆聽,并能對老師的演唱進行評價。
三、學唱歌曲
1.有節奏的朗讀歌詞。
2.跟著老師學唱歌曲。
3.學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4.教師啟發學生區分兩個樂句中只有一個音不同,并在不同的音上涂上不同的顏色。
5.糾正學生的吐字,如:“三”“山”等。
6.啟發學生根據歌曲內容編一個小故事。
7.請同學們談談通過學習這首歌曲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表演歌曲《保護小羊》。
五、復習歌曲
1.《乃喲乃》。
2.《勇敢的鄂倫春》。
要求:體會這兩首歌曲的不同風格。
八、總結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土家族、高山族、彝族、鄂倫春族、傈僳族的民歌。
提問1:同學們還知道其他少數民族的名稱嗎?請你說一說。
提問2:誰會演唱其他少數民族的民歌?給大家唱一唱。
九、教學評價
3、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保護小羊》
4、能聽辨出閣曲前后兩樂句結束音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