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第二課時課堂實錄
| by: 比卡秋林 ]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預設:
1、重點感受“救護車夫”,抓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等反復揣摩、體會魯迅“博愛”的胸懷;
2、整合文本,在反復的感悟和融情的想像中發展語言;
3、在讀中提升情感,喚起對魯迅“博愛”的共鳴。
教學主線:
跨越時空整合文本,將周曄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與巴金的《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中經刪改的語句融合對比頌讀,鋪設“周曄的淚——小孩的淚——車夫的淚——青年的淚——巴金的淚”情感主線,立體多維地推進教學。
教學過程:
①出示魯迅的照片。
一、回想畫面,呈現主旨,一錘定音。
師:同學們,上堂課,我們已經初讀了《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著周曄的思緒,再次走近魯迅先生,走進先生的內心。通過初讀課文,我們知道了魯迅先生“趣談《水滸》”、“笑談‘碰壁’”、“救護車夫”、“關心女傭”,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學生自由談)
師:是啊,先生的…先生的…都是來自他那顆博大的愛心。 (板書:愛)
師:就是這樣的一位先生卻離我們而去了,周曄再也不能與伯父“趣談《水滸》”、“笑談‘碰壁’”了,她再也無法享受伯父的關懷了,這讓她怎能不悲痛萬分呢?(停頓)誰來讀讀周曄內心的感受?
②(多媒體出示:我呆呆地望著來來往往吊唁的人…掉下來。)
(指名一生讀,學生鼓掌)
師:掌聲說明了一切,她讀得非常的用心。我在感受著你的朗讀,我發現當你讀到“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的時候,你讀得很輕、很慢,你是在表達周曄失去伯父的那份悲傷之情,是嗎? (板書:周曄)
生:齊讀一遍。
師:此時此刻,讓我們的思緒跟隨著周曄的思緒飄回到往日與伯父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她也許會想到些什么呢?“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再讀。(板書:淚)
師:就在此刻,站在伯父的靈柩前,小周曄的思緒飄呀飄,飄到了往日與伯父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她可能會想起些什么呢?(學生談)
生:伯父是個那么好的人,老天為什么這樣對待他呀?
師:不公平,內心的憤恨。
生:她會想到伯父關心她,愛護她的場面。
師:比如說是哪個場面呢?
生:伯父教育我讀書要認真的場面。
生:想到伯父送給我兩本書《表》、《小約翰》時的情景和伯父教育我的話。
師:你知道這兩本書的來歷嗎?
生:《表》、《小約翰》都是外國作家寫的,是魯迅先生翻譯的。
師:這兩本書都是魯迅翻譯的外國兒童文學作品,他在百忙之中翻譯過來讓我們中國千千萬萬的孩子也能看到世界上的優秀兒童作品。你知道這件事情后又想到寫什么呢?
生:魯迅先生很了不起。他能把外國的兒童作品在百忙之中翻譯過來讓我們中國孩子看。
師:那么,你知道這件事情后,得到魯迅先生關懷的僅僅是他的侄女——周曄一人嗎?
生:不是,還有千千萬萬的孩子們。
師:孩子們知道如今失去了一位關愛他們的友人,怎能不傷心落淚呢?當時,有一位青年,就是《鳥的天堂》的作者——巴金,他為我們記下了一些《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
③(多媒體出示:一群小學生恭敬地排成前后兩列,一齊抬起頭,癡癡地望著那張放大的照片。忽然一個年紀較大的孩子埋下頭低聲哭了起來,其余的孩子馬上低下頭來小聲抽噎著。)(指名學生讀)
師:巴金是親眼目睹了這一幕,我們也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幕。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生齊讀。
二、救護車夫,重錘敲擊,酣暢淋漓。
師:除了孩子,還有哪些人也曾經得到先生的關愛?朗讀第四大段,放開聲音,自由地讀,把最能震撼你心靈的句子用波浪線劃出來。
(師巡視了解。)
生:他沒有回答我,只是用粗瘦的手按在我的頭上半天沒動,最后深深地嘆了一口氣。魯迅雖然半天沒有動半天沒有說話,但他的神情卻在告訴我們,他對勞動人民的關心和同情,也非常恨舊中國那么的冷漠和黑暗。
生:“他們把那個拉車的……扎好繃帶。”在那時魯迅也算富貴人,他對勞動人民卻是半跪著。
師:結合插圖讀,把目光集中在魯迅先生身上,說說先生的哪個動作最能打動你的心?
生:半跪著。
師:“半跪是怎樣的呢?
生:(動作演示)半跪著就是一腳彎曲一腳跪在地上。
師:你曾經在生活中半跪過嗎?有什么感受?
生:(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半跪的感受:難受、辛苦)
師:(感情朗讀)在一個北風怒號,冰冷的夜晚,只見伯父仔仔細細地洗著那位車夫的傷口,一點一點地敷著藥,一圈一圈地包扎著。在這北風怒號,冰冷的夜晚,魯迅先生就這樣半跪著好長一段時間。
師:你——感覺到了嗎?在課文中劃出能證明魯迅先生半跪了好長時間的語句。
生:從“黃昏到天黑了”時間的變化說明魯迅先生半跪的時間長。
師:聯系課文前后的內容來理解,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的方法,非常好。
生:“我站在伯父家門口看著看著,突然感到陣陣的寒意……腳和手也有些麻木了。”從腳和手都麻木了可以看出時間長。
師:我是站著的也感到手和腳麻木了,何況伯父是半跪著呢!同學們,我們要知道現在面對著這位素不相識的黃包車夫,半跪了很久的可是當時的大文豪,受全國人民愛戴的魯迅先生。這一跪,你覺得跪出了什么?
生:人們對他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