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教案-課題:扎風箏
課 題: 扎 風 箏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與實踐,使學生學會扎制簡單的風箏。
2、能力目標:
⑴ 在實踐中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動手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⑵ 養學生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精神。
3、德育目標:培養學生耐心細致、不怕困難、團結協作的優秀品質。
二、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扎制簡單的平板式風箏的方法,學會扎簡單的風箏。
2 、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善于觀察、勇于創新,創作出造型各異的風箏。
三、課型
1、實踐創造型。
2、基本環節:
創設情境---實物展示---引導探究---遷移創新---展示評價。
四、教學手段、設備
1、教學手段:采用多媒體教學。
2、教學設備:電視機、錄像機、錄音機、投影儀、風箏骨架成品風箏。
五、教學過程
程序 | 內容 | 師生活動 | 達標意圖 |
創設情境 | 運用古詩《村居》導出“風箏”,運用錄像激趣導出“扎”。 | 讓學生背誦《村居》說出“紙鳶”的意思,學生觀看錄像。教師板題。 | 揭示課題 明確學習任務 |
實物展示 | 教師展示課前制作的兩個風箏及八角風箏骨架。 | 教師展示風箏的同時,請學生觀察說出扎風箏的特點:左右對稱,及八角風箏的扎制方法。 |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
引導探究 | 利用投影儀演示八角風箏的扎制過程。 | 學生邊聽教師講解,邊看教師演示,明確制作過程。 | 通過演示,使學生知道八角風箏扎制的步驟及如何保證左右對稱,感悟制作技巧。 |
遷移創新 | 學生基本掌握了扎八角風箏的方法后,遷移發散讓他們發揮聰明才智,創造別的式樣的風箏。 | 教師巡視指導,點撥制作技巧,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創作:扎、糊、繪。 | 增強學生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意識,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 |
展示評價 | 學生展示合作的風箏。 | 學生談創作意圖,最后評出扎的優秀的風箏。師生共同總結。 | 培養學生審美、評析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悅。 |
作課教師:劉本忠 單位:大港區太平鎮邱莊子聯校
2001年11月
勞技課教案 貼補燙
教學目標 :
1、學會貼補燙的制作方法。
2、了解貼補燙的用途。
德育目標:
1、培養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增強創新意識。
2、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貼補畫與燙花的結合技巧。
教學難點 :燙花在貼補燙中的運用。
教學手段:電腦、實物投影儀
教學模式:小組競賽形式(培養學生的羹體意識與團體精神),滲透STS教育思想。
課時安排:1課時
教 具:示范作品、酒精燈、火柴、衛生香、即時貼、布料、繃架。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講評作業
二、授新課
1、引言,展標,導入 新課。
2、欣賞貼補燙作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檢查工具。
4、講授貼與燙的順序及注意事項。
5、學生進行貼補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6、燙花注意事項(教師示范)。
7、學生進行燙花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三、小結
1、講評作業
2、學生討論:
(1)作品的意義及用途。
(2)經驗交流。
3、教師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