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音樂課中的情境教學
四、通過表演體會情境
學生喜歡表演,也喜歡看表演。通過動作和表情表達出歌曲的內容和感情,容易使學生體會歌曲的情境。如欣賞《快樂的一天》時,教師創設了這樣一個活動場面:讓學生根據自己一天的生活編演小品《快樂的一天》,同時配上音樂進行表演,讓學生在表演中感受生活的快樂,同時也對音樂有了深刻的理解。又如教《小象》時,教師讓學生扮演象媽媽和小象,通過舞蹈的形式使學生感受深厚的母子之情。這樣,通過各種表演使學生加深理解了歌曲的內涵,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使他們的個性得到了發展,同時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五、借助生活領略情境
教師通過生活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進入情境。 因此在學習《閃爍的小星》時,可在前一天給學生留作業:晚上觀察星星,讓學生發現星星的各種形態,激發學生熱愛美、表達美的能力。在音樂課聽歌之前,讓學生說說自己所見的夜空景色,然后讓學生閉上眼睛,在一段優美、寧靜的樂曲聲中,師朗讀“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學會后,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星星的印象進行繪畫,創造《星空圖》。新課程再一次重申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要讓他們樂于學,在輕松愉快中學習。實踐證明,一年級音樂課的情境教學能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深厚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利用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的心理特征,并緊密結合音樂課的特點,運用各種手段創設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使他們在生動、活潑、愉悅、和諧的氣氛中引起積極的情感共鳴,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問題的提出
音樂是學校藝術教育的一門基礎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內容和途徑。音樂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陶冶他們的情。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教唱幾首歌曲和一些簡單的樂理知識,更重要的是要以優美的藝術形象感染學生、陶冶學生。運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音樂教學,可以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意境,豐富教學內容,如實地傳遞、保存和反饋信息,并使各種信息類型的轉換和過渡變得自然、平穩、迅速,避免了因信息傳遞過程的中斷而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多媒體教學課件能夠按照學生的心理規律,充分考慮學習者的差異和實際需求來綜合編排。因此,運用多媒體進行音樂情境教學,在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促進他們的審美體驗和個性發展、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作用、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