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教學中難點分析
歌曲教學是中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十分重要的內容。在歌曲教學中,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我們需要圍繞歌曲的重點,關注歌曲中的難點,進行層層深入的教學。在歌曲教學中,解決好重難點教學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歌曲的重難點,尤其是歌曲學習過程中難點的出現是有規律性的,掌握了這些規律性,將對我們的音樂教學帶來許多幫助。今天,我想就這一話題提一些自己粗淺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所謂歌曲教學中的重點,是指為完成歌曲教學目標,在歌曲教學中應著重體現的方面,如引導學生理解歌詞的意義,感受歌曲的藝術形象,有感情地表達情趣與風格等。而歌曲教學中的難點,一般是指在歌曲教學中,學生較難掌握、表達的某些樂句,甚至是某個節奏、某個音、某個字,它一般只是歌曲中的某一片段。對于歌曲中的難點,我們可以從旋律、節奏、歌詞、呼吸等方面去分析它們:
一、從旋律上看,下面這些可能是難點:
a) 變化音程:如游擊隊歌中的3 3 3 6 6 6 2 22 3 #4 5 -,有變化音。
b) 大跳音程,尤其是六度和七度的大跳音程。如《西風的話》中的5 5 5 4 3 2 1 - - - 有七度大跳。
c) 增減音程,如《櫻花》中的 3 4 76 4 3 - - -有一個4到7的增四度。
d) 過高或過低的音,如《送別》中的 6 1 1 – 7 67 1 - - - 67 16 65 31 2 - - - ,有較多的高音。
e) 裝飾音。如《對花》中的6 . 5 6 1\ 3.5 3 5 6 -
f) 變化重復的旋律,如《夏天》中的5 6 5 3 11 76 5 3,1 4 3 2 12 34 5 – ,5 6 5 3 11 76 5 3 ,5 1 7 6 55 67 1 -,第二句的結尾容易與第一句的結尾混淆。
二、從節奏上看,又有:
a) 前十六節奏,如44 4 4 5 6 6 6 ……,容易唱成4 44
b) 切分音,如《牧童》中1 1 2 3 5 4 3 2 1
c) 附點音,如《國歌》中的5 1 . 1 1. 1 5 67 1 1 ,常會將符點音符唱成八分音符。
d) 弱起節奏。如《西倫達》
e) 變換節拍,如《同座小竹排》中……前面是三拍子,后面為二拍子。
f) 變化頻繁的節奏組合,如《阿拉木罕》中5 11 12 3 2 .4 3
三、從歌詞上看,又有:
a) 旋律或節奏不變但歌詞字數改變,如《共產兒童團》中的“準備好了嗎?時刻準備著,我們都是……”,由于節奏仍是x x.x x x,“我們都是”容易唱錯。
b) 較密集的歌詞串,如《青春舞曲》中的“太陽下山明早還會爬上來”,清晰地吐字是難點。
c) 襯詞,如《鳳陽花鼓》中的“得兒飄,得兒飄……”,兒化音
d) 生僻字,如低段歌曲中一些學生不認識的字。等等。
e) 一字多音。
四、從呼吸上看,又有:
a) 過長的樂句,不利于氣吸控制的,如《可愛的家》中“5 - - - 4 – 2 – 1 – 2 – 3 - - - - - - ”
b) 快速的換句,需要急吸氣的,如《游擊隊歌》“我們都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我們……”
五、另外還有:
a) 多聲部歌曲的輪唱、合唱部分是難點。
b) 篇幅較長的歌曲,在旋律、歌詞記憶上是難點。
c) 有較多力度、速度變化的歌曲等等。
不同歌曲難點的出現情況也是不一樣的,有的是單個的難點,有的是組合的難點,而具體在教學中,又可能會出現新的問題,需要教師機動靈活,及時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