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學反思13
初三音樂課本第五單元四拉丁美洲風情介紹,我把重點放在欣賞拉丁舞和來界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的拉美歌曲介紹上,目的是豐富學生的音樂視野,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優秀外國民歌。當我在初三三班上課的時候,我讓他們隨意點4首歌,點哪首我就介紹哪首,體現開放式教學,在點到智利民歌《玉米餅》時,我就重點教學生唱。“玉米餅喲,玉米餅喲,又香又脆熱烘烘,玉米餅喲,玉米餅喲,這是最好的墨西哥餅,在你走開之前,請快快買吧,你要買幾只餅呀?誰買玉米餅?”。。。。。。。。一堂課下來。只覺得平淡無奇,唱歌的積極性明顯沒有調動起來。自己都沒有唱出味道來,怎么調動學生學生呢?真遺憾。等我到下一個班級上課的時候,在教會基本旋律之后,我就問同學:“同學門,你們吃過玉米餅嗎?”“沒有”。“玉米餅,我們都沒吃過,那我們大家平時都買吃什么餅呀?”全班議論開了,韭菜餅,雞蛋餅,蘿卜絲餅,燒餅。。。。。。好了,那下面我們就用這個曲調來唱唱我們愛吃的餅如何?同學們應聲一片。于是大家先在下面即興改歌詞并哼唱起來。準備完后,第一個學生先來唱了,他唱的是韭菜餅,他改動的和原歌詞在字數上一致,唱起來也相對容易,同學們給了他熱烈的掌聲。接著同學門都積極的起來唱他們創作的歌詞,有唱《賣雞蛋餅》的,有唱《賣蘿卜絲餅》的等等。《賣玉米餅》的旋律就這樣深入學生的心里。整個課堂充滿著即興創編和演唱的歡樂。
其實,《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以前的《教學大綱》要求相比,著重的一點就是“鼓勵音樂創造,在教學中,處處都有發揮學生創造性的機會。關鍵是看老師如何來引導,象改動歌詞的做法,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堂課也正是因為歌詞的即興創編使全課出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