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題活動案例分析:紙的妙用
【我知道了,對于科學活動來說,孩子感興趣、孩子愿意做的,能讓孩子真正體驗到探索的活動就是成功的科學活動,也許最終孩子探索沒有成功,但是至少他去嘗試了,他學會了如何去探索,如何去用更好的辦法解決問題,這才是科學活動的最終目標——即萌發(fā)幼兒的科學意識,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的探究能力。】
在這次活動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孩子的那種探索精神和科學的態(tài)度,看到孩子那專注的神情,那種成功后的欣喜,我的心里也特別地開心。幼兒在實驗中發(fā)現,紙遇到水都會變濕,但是有的紙濕的慢,有的濕的快,我告訴幼兒這是因為有的紙吸水,有的紙不吸水;
老師(出示紙杯)說:“你們看,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見過?用來干什么的?”教師小結:紙杯是用經過特殊加工的紙做成的,它既硬又不容易吸水,用它喝水,喝茶都很方便。 中國【孩子們通過這個玩紙船比賽活動,親身體驗了哪些紙會吸水,哪些不容易吸水,并學會了遇到問題,能面對現實且能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在其中老師只是引導孩子,并不提供任何意見,讓幼兒大膽嘗試實驗的結果】 3、教師與幼兒一起做火的實驗。紙遇到火會怎樣呢?紙遇到火會燃燒,所以,我們小朋友看書,玩紙的時候,都不能靠近火,要注意安全。
【孩子感興趣,孩子的投入,給了我信心,我相信只要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一定會最終成功的。】 四、紙的用途 (一)尋找生活中的紙制品,并要家長配合,利用紙制品執(zhí)行任務一幅作品。
由于教師給幼兒出示了教師平時工作中和幼兒區(qū)角活動中常用的紙(只是幼兒平時不知道這些也是紙),幼兒便開始觀察教室的環(huán)境,于是我便發(fā)動幼兒去找一找,我們的活動室里都有什么紙?有哪些東西是用紙做成的?幼兒找的積極性非常大,我看幼兒找的意由未盡,并在家園聯(lián)系中寫到:“請動員每位家長上網查有關紙資料和利用紙可以做什么等活動,后來,還結合“三八婦女節(jié)”開展了一次利用“紙的廢舊物”,我和媽媽共同制作活動”,我又請幼兒回家去找,家里有什么是用紙做好的作品,能帶來的帶來給老師和同伴們看一看進行評比。
第二天,教室里熱鬧極了,孩子各自帶來與爸爸、媽媽一起制作的作品都帶來了,有的,用一次性可口可樂的紙杯制作一條“飛龍”;有的,用舊報紙制作了一件時尚的“衣服”服裝;有的孩子牙膏殼制作一張形象化的家具(沙發(fā)、桌子、椅子、電視機等);還有的孩子用舊掛歷紙制作了一幅幅美麗的壁畫和相筐,有的用各式各樣、長短不一的環(huán)保筆(報紙做的)制作了一幅萬里長城呢!
【隨著幼兒對紙的認識更加深入,結合家園同步一起來探討紙,并讓幼兒了解紙的特性和二次利用以及要愛惜紙張和書本,與家長共同創(chuàng)造新的的作品,對于幼兒來說又是一個新的探索主題。】 (二)全體幼兒制作紙漿活動 1、撕、泡報紙、搓報紙并做成紙漿
活動中,幼兒是分組進行的,一組幼兒撕報紙,一組幼兒把撕好的報紙泡在水里,再一組幼兒就把浸透水的報紙撕碎,幼兒的積極性達到了極高點,大家分工明確,干得不亦樂乎!在操作中,幼兒的進度快慢不一樣,孩子們自己也發(fā)現了。
亮亮說:“看,我們撕的多快,你們搓得真慢。”“紙容易撕碎,但是紙不容易搓碎。”吳麗麗說。“老師說,要搓得很碎才行,這樣做出的紙漿玩具才好看,你們不用撕的很碎,因為我們還要搓呢!”晶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