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沉浮
設計思路: 在一次日常的班級積木消毒時,孩子們發現了浸泡在水里的許多積木有的是浮在水面上的,有的是沉在水池下的。孩子們對這個現象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同樣的積木為什么有的是浮起來的?有的卻是沉下去的?圍繞著孩子們的熱點話題我們在科探區投放了《沉與浮》的探索材料。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在水里的沉與浮,對沉浮現象感興趣。 2.能與同伴合作完成沉浮實驗,并能分別用↓、↑記錄沉和浮的結果。 3.學會專心傾聽別人講話,嘗試大膽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與結果。活動準備: 玻璃缸、泡沫、紙籃、木條、乒乓球、雪花片、海綿、鐵釘、鑰匙、回形針、燕尾夾、石頭、玻璃球、記錄表、記號筆、籃子、貼紙、↓↑卡。活動過程: 一、實物導入: 師:今天李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有趣的東西,你們都認識嗎? 二、初步感知沉浮。 1.實驗:將泡沫、紙籃、鑰匙、鐵釘放進水里,初步感知沉浮現象。 2.認識↓、↑卡,記錄實驗結果。 3.交流:幼兒相互交流猜測和實驗結果,探索自己的猜測和實驗結果是否一致。 三、自由分組探索沉浮。 1.介紹操作材料:木條、乒乓球、雪花片、海綿、回形針、燕尾夾、石頭、玻璃球。 2.猜想實驗結果。 3.自由分組實驗:將操作材料逐一放入水中,觀察沉浮現象,并用↓、↑卡,記錄實驗結果。 4.交流與討論。 5.小結:物體的沉浮與材質、質量有關,塑料、泡沫等物體因為質量較輕所以會浮在水面上,鐵、玻璃制品等因為質量較重會沉入水底。 四、生活中的沉浮原理運用。 1.師:請你說一說生活有哪些是運用了沉浮原理? 2.觀看ppt,了解生活中沉浮原理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