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好玩的彈性玩具》
要求:每個組里選出一名組長和一名記錄員組織觀察和記錄結果。(幼兒分組操作,教師進行引導)。
2、收集各組統計表,出示各組找出的彈性物品,師幼共同驗證答案,分享探究方法。
整理各組的統計結果,共同驗證結果。把各組都統一的結果填入老師的統計表中,說一說驗證的不同方法,對有歧義的結果,共同分析驗證,找到統一答案。
(1)問:大家都認為氣球有彈性,你是用什么方法發現它有彈性的?誰用的方法和他不一樣?(捏一捏,按一按,拽一拽等)它的彈性可以從哪里發現?(形狀的變化)
(2)問:海綿有的組認為有彈性為什么,有的組認為沒有彈性為什么?
教師進行實驗講解,請幼兒共同觀察,找出正確統一的結果填入教師統計表中。
四、拓展幼兒經驗,尋找生活中的彈性,了解彈性的用途。
1、結合經驗,找一找,說一說生活中的彈性。
問: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有彈性?(跳跳床,沙發,洗碗棉,皮球,皮筋…)
我們的身邊哪些地方有彈性?(衣服,皮膚,鞋子…)你用的什么方法發現的?鼓勵幼兒大膽分享自己的發現。
例,幼:我發現衣服的袖子有彈性,拉一拉它就變長了,松手它有變回原來的樣子了。
師:我們看看他的袖子是不是和他說的一樣呢(請幼兒示范一下自己的發現),哦,原來他的袖口橡皮筋一樣有彈性,其他小朋友嘗試找一找你的袖口是有彈性的嗎?
依次根據幼兒的發現,帶領全體幼兒找一找各種彈性的存在。
2、觀看運用彈性的創造發明,拓展幼兒經驗,結束活動。
問:看看我們的彈性在生活中有哪些發明創造呢?幻燈片里這是什么啊?哪里用到了彈性呢?
小結:原來我們的彈性不僅在我們的玩具里,在我們的生活里,還在科學家的手里創造出了這么有趣的各種發明,豐富了我們的世界,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呢。老師相信彈性也在每個小朋友的手里,運用你們了解的彈性的特點像科學家一樣創造出更多發明!(我們去外面找一找幼兒園里,哪里藏著彈性小精靈呢,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