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山
教材的分析:
這是一首很抒情的三拍子歌曲,描繪了山在不同的季節里展現出來的不同的美,不僅旋律優美,而且歌詞采用了比喻的手法,給孩子無限的想象。把春天的山比作花籃,夏天的山比作果籃,秋天的山比作金籃,冬天的山比作銀藍,我覺得可以讓孩子根據四季不同的特征來想象四季分別像什么籃,這對孩子來說無疑是在原有經驗上的進行挑戰,因為對于四季的明顯特征經過“四季輪換”這個小主題孩子們的經驗是很豐富的,可以嘗試一下。所以在這次活動中,我改變以往音樂活動的中傾聽歌詞曲的方法,而是通過圖片及孩子的已有經驗來想象不同季節的山想什么,然后再用歌詞進行總結,這樣的孩子學的就比較主動,在猜猜、說說中發展孩子的想象思維和概括能力。
雖然說歌曲的旋律不是很難,聽幾遍孩子們就會跟著一起唱,但是要唱準歌曲里面的幾處休止對我們班的孩子來說我覺得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分析一下歌曲中的休止雖然都是二分音符的休止,但是在一小節里休止在不同的位置:︱x 0 x︱,︱x 0 0︱,而且又有的地方是比較搞的:︱4 0 4︱,︱4 — 4︱,孩子在唱的時候容易把中間一個休止吃掉,所以我認為這是學唱這首歌曲中的難點部分,那么用什么樣的方式讓孩子掌握這個難點呢?老師根據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呢?這是我們所要思考的。
對于這個音樂素材我根據我們孩子的情況是這樣的分析的,再分析一下教材上的現有活動方案,或許會給我很多的啟發
活動目標:
1、 理解歌詞,進一步掌握四季的季節特征,發現四季各具不同的美麗。
2、 感受歌曲的情緒,嘗試用好聽、優美的聲音來演唱歌曲,表達對大自然的喜愛。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尋找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的山,這四幅圖。要與歌曲中的歌詞對應起來。首先是單幅出示讓孩子想象并說說的,其次,把四張設計在一張幻燈片上,插入音樂,圖片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化。(詳見課件)
沒有歌詞的旋律
小樂器、歌曲錄音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你知道,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里,山上的景色會有什么變化嗎?春天的山會是什么樣的?
2、出示ppt一,給你的感覺是什么?
嗯,春天的山真美麗就像一只大花籃(引出歌詞)
3、 夏天的山是怎么樣的?會是一只什么籃呢?
4、 秋天的山會是怎么樣的?你認為是什么籃?為什么?
5、 那冬天你會想到是什么籃呢?為什么?
6、 教師根據孩子的回答按照歌曲中的歌詞句式進行總結。 二、欣賞歌曲
1、 欣賞歌曲錄音
2、 分辨《山》的演唱一一般歌曲的不同,了解接唱的演唱方式
3、 進一步欣賞,并用拍手的方式把握接唱時機。
第一教時我主要是以理解歌詞和會唱為主,所以第二環節我是這樣改的。 二、欣賞、學唱歌曲
1、原來在不同的季節山是這樣的美麗,讓我來夸一夸這美麗的、家鄉的山!
2、教師隨著音樂的伴奏,抒情的有節奏的念歌詞,孩子欣賞。并出示相應的圖片。
3、你們也來夸一夸吧!幼兒嘗試有節奏的念歌詞。
4、完整欣賞歌曲:
你還聽到了什么?為什么說家鄉的山是寶藍呢?
啊在哪里開始唱的?為什么要在這里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