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連接》(精選4篇)
大班科學《連接》 篇1
一、教學內容:有趣的項鏈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操作,發現各種連接材料的使用特性。
2、了解生活中不同形狀的掛鉤的不同用處。3、通過操作活動,培養幼兒的科學興趣,以及觀察分析的能力。
三、教學準備:
1、用細鐵絲制作的掛鉤(s形)、回形針、雙面膠、線、螺絲、透明膠;
2、門簾小掛飾每人5個。
3、一張大的記錄表。
4、生活圖片:掛衣鉤、墻面掛鉤、攀鉤等不同種類的圖片。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利用掛鉤原理在生活中的運用。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觀察法、操作法。
六、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1、師:老師今天帶了一些漂亮的小掛飾,你們想想這些小掛飾可以做成什么?
2、出示連接材料,介紹幼兒認識。
我給你們提供了一些材料,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
三、實驗2:連接起來最方便快捷。(每人5個小掛飾)
1、師:通過第一次操作,我們發現這些材料都起到了連接的作用。但我們要選出一種連接起來最快最方便的材料,你覺得哪種材料連起來最快最方便呢?
2、實驗操作,驗證猜想。
師:請你選擇一種你認為最快最方便的材料進行操作,我來計時,在規定的6秒時間里,看誰最先把5個小掛飾連起來。再在這些連好的幼兒中統計出那個連的最快最方便的材料。
3、教師記錄實驗結果(最快最方便的用√來表示)。
4、請剛才沒有連完的小朋友用這種最快最方便的材料繼續連完。
五、認識不同形狀的掛鉤,了解它們的不同用處。
1、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利用掛鉤的原理還設計出了各種形狀的鉤子。
(播放圖片)提問:這是什么鉤子?它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用途?選擇鉤子的好處是什么?
2、請幼兒說說生活中你還見過哪里也用到了掛鉤?用來做什么?
3、總結:掛鉤在我們生活中普遍存在,有塑料型的掛鉤,有鐵制的掛鉤。掛鉤用起來特別的方便,而且連接的東西也非常多。如:鑰匙扣可以串很多鑰匙,還可以利用上面的小鉤子掛在褲子上,非常方便;釘在墻面上的掛鉤可以將廚房用具一個個整齊的掛起來,取用起來也非常方便;衣架上面的掛鉤可以將我們隨時要穿的衣服都掛上面,可以掛很多的衣物,拿起來也特別方便……所以,一個小小的掛鉤居然有這么多的本領,更是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便利。
4、師:請小朋友觀察小掛飾兩端的小鐵環,你會發現什么?(這兩個圓圓的小鐵環也是利用掛鉤原理設計出來的)
5、師:如果不用這些材料,該怎么把小掛飾連起來呢?
6、展示自己的項鏈。
六、活動延伸。
小朋友,你可以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設計一種掛鉤,并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做一做,實驗看看你做的掛鉤有怎樣的用途。
幼兒觀察小掛飾,發揮想象,回答問題。
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和老師的介紹,認識這些材料的名稱。
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猜想。
幼兒操作:自選一種材料進行連接。
幼兒根據自己實驗的結果回答問題。
幼兒通過觀察,結合生活經驗,進行猜想。
幼兒選擇一種材料,在教師的口令下,一起連接掛飾,最先完成的舉手讓老師知道,幼兒介紹選擇的材料。
幼兒確定實驗結果。
幼兒進行操作。
幼兒用各種方法進行實驗。
幼兒在玩耍中觀察發現材料的牢固性,得出結果。
幼兒在總結中知道連接起來既方便快捷又牢固的是掛鉤。
幼兒通過觀察,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回形針是利用掛鉤的原理,通過改變形狀變成的。
幼兒觀看圖片。根據生活經驗回答相應問題。
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回答問題。
幼兒了解掛鉤在生活中的運用。
幼兒觀察并發現問題,回答問題。
幼兒討論后回答,并按照討論的方法動手操作。
幼兒進行展示。
幼兒回家和家長一起設計制作小掛鉤。
引導幼兒制作項鏈,使幼兒產生興趣。通過對材料的認識,可以幫助幼兒有針對性的操作。
通過第一次操作,讓幼兒了解這些材料的使用特性。
通過第二次操作,讓幼兒在實驗中驗證自己的猜想,同時發現掛鉤的一個優點,從而對掛鉤產生興趣。
從第二次實驗得出的結論,幼兒在操作中感受最快最方便的材料帶來的好處。
第三次的實驗讓幼兒玩耍,既緩解了幼兒連續操作的乏味,又滿足了幼兒在玩中發現問題,找到答案的目的。
通過圖片讓幼兒了解掛鉤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知道掛鉤的用處之大。
教師讓幼兒觀察掛飾兩端的小鐵環,為的就是讓幼兒知道掛鉤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用途廣泛。
滿足幼兒對掛鉤的好奇心。
有趣的項鏈
掛鉤
雙面膠
線
螺絲
透明膠
回形針
操作1
操作2
操作3
設計思路:這節活動課我讓幼兒在各種連接材料的對比下,了解在我們生活中,既實用又方便快捷的材料是掛鉤。而且掛鉤還有一個特性,可以改變各種造型為生活所需。本次活動,通過三次實驗,在比較中,發現各種材料的連接特性。第一次實驗是考驗這些材料是否都能起到連接的作用;第二次實驗發現最快最方便的那種連接材料;第三次實驗考驗這幾種材料的牢固性。由這三次實驗得出掛鉤的本領最大,同時讓幼兒觀察回形針與掛鉤之間的共性,從中發現掛鉤可以改變形狀的特性。最后在圖片的欣賞下,了解掛鉤在生活中的運用廣泛。
大班科學《連接》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使用不同方法和材料,使物體連接起來,并學習使用有關連接的用詞。 2、通過活動激發幼兒對物體間連接的探索愿望。
活動準備:
操作材料:紙、花片、木珠、夾子、小棒、掛簾積木
輔助材料:雙面膠、玻璃膠、漿糊、訂書機、牙簽、回形針、橡皮泥、扭扭棒
活動過程:一、擺弄操作材料,不提供輔助材料
相關提問:
1、桌子上有些什么東西?(出示準備的材料)
2、它們一個個都是分開的,能不能把其中的2個東西連在一起?
3.你覺得哪些東西可以連接起來,哪些不可以?為什么?
關 注:觀察幼兒實驗,并提醒幼兒實驗完的材料及時放回原處,再選擇別的材料。
二、將連接成功的材料展示在藍色桌子上,交流操作結果,使用輔助材料再次嘗試連接
相關提問:
1、你用了哪些東西?它們連起來了嗎?
2、沒連起來的東西有哪些?這些東西真的不能連起來嗎?
3、有什么辦法可以讓它們連起來?
關 注:提出幼兒實驗中遇到的問題,請其他幼兒幫助解決
三、將使用輔助材料連接的物品展示在桔色桌子上,擴展交流經驗。
相關提問:
1、你把哪兩樣東西連起來了?你是用什么方法連起來的?
2、用到了什么東西?
大班科學《連接》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了解物體與物體之間的各種連接方法,萌發探索興趣。
2、發揮想象力、創造力,并能完成地表達。
活動準備:
1、回型針、夾子、費舊報紙、不同種類的小紙盒、塑料飲料瓶、碟片及碟片盒、橡皮筋、音樂磁帶(找朋友)。
2、輔助材料:繩子、膠水、雙面膠、單面膠、剪刀、訂書機。
活動過程:
1、游戲:“找朋友”引入活動。
“我們來做個‘找朋友’的游戲。聽到音樂響時,馬上找到你的朋友并用各種不同的方法連接起來,表示你們是好朋友。音樂停時,你的動作也馬上停止。”
(2)教師與幼兒一起玩游戲。(提醒幼兒用不同的方法連接)
(3)教師引導幼兒說說和好朋友是怎樣連接的。
“你是和好朋友怎樣連接的?”(如沒有小朋友說,教師可提示說:“我和好朋友是怎樣連接的?”)教師請連接方法不同的小朋友說。
2、嘗試連接
(1) 介紹操作材料
“今天我帶了很多的朋友,他們都是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東西,你們認識他們嗎?”教師出示操作材料。“誰說說他們的名字?”教師請個別幼兒說。
(2) 請幼兒說說材料是怎樣連接的
教師從拿出其中一個材料并提問:“紙盒怎樣把他們連接起來?”請個別幼兒回答:“可以把紙盒用雙面膠連接起來。”教師把材料一一拿出提問幼兒(回型針、夾子、費舊報紙等等)怎樣連接起來。
(3)幼兒分組操作,教師指導。
3、交流分享
“在連接時,你選用的是哪些東西?用什么方法把它們連接起來的?”教師和幼兒一起圍繞這兩點交流。
“小朋友們想出了很多的連接方法,你能把連接物變成一樣有用的東西嗎?”
4、發揮創造
(1) 幼兒再次探索,使其成為另一樣東西。
(2) 教師觀察指導,并引導、幫助幼兒。
5、表達
(1)展示作品,分享成功的快樂。
“我們大家看看這是什么?”以提問吸引幼兒的注意。教師請一幼兒上來介紹自己的作品。
a 每一小組(從選擇的材料來分)選一個幼兒介紹。
b 作品比較完整有意思的幼兒介紹。(教師在上個環節已和幼兒交流過做的是什么?)
(2)幼兒自由互相的介紹自己的作品后,整理材料結束活動。
大班科學《連接》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物體與物體之間簡單的連接方法,并能大膽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連接。
2、知道同一種物體,可以用不同的連接材料,同一種連接材料,可以連接不同的物體。
3、能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錄音機、磁帶《小鴨減肥記》
2、連接材料:螺絲、鐵釘、磁鐵、線、針、膠帶、膠水;釘書機、夾子等。(放在前面)
3、可連接的物品:第一組:拼插玩具 第二組:磁鐵玩具
活動過程:
(一)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師:聽說“連接”王國里要舉行“連接舞會”,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去參加嗎?那我們聽著音樂一起跳一跳,用身體連接起來吧。
2、教師帶領幼兒游戲。(連接方法:頭碰頭、屁股、腳、肩膀;手相握、搭橋、)
3、提問:你們是怎樣連接的?(我們是用和連接起來的”)。
過度語:小朋友真棒!用了不同的方法,把自己和好朋友連接起來。告訴你們,張老師還見過一個用連接方法做成的巨大的建筑呢,你們想不想去看看呀?
(二)創設自由探索的環境,了解簡單的連接方法。
1、出示課件鳥巢,
提問:
(1)這個巨大的建筑是什么呀?(鳥巢)
(2)小朋友見過鳥巢嗎?在哪里見到的?
(3)鳥巢是怎樣做成的呢?
總結:鳥巢是一種鋼結構形成的整體的巨型空間馬鞍形鋼木行架,它是由鋼結構、混凝土框架、剪刀墻體系連接后焊接形成的一種巨型建筑。
2、出示課件“螺絲”,幫助幼兒認識借助輔助材料形成的連接。
提問:
(1)小朋友看,這是什么?
(2)你在什么地方見過?
(3)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品可以用螺絲連接起來?(桌子、椅子、水管……)
(4)小朋友想一想,桌子除了用螺絲連接還可以用什么材料連接?
總結:像桌子、椅子和小朋友剛才說的這些物品的連接是需要借助輔助材料才能完成的連接,小朋友想一想,有沒有不需要借助輔助材料就可以完成連接的物品呢?
3、出示課件“玩具” 幫助幼兒認識不借助輔助材料形成的連接。
提問:
(1)這是什么?
(2)它們是怎樣連接起來的?(直接把玩具拼插連接在一起)需不需要借助輔助材料呢?
(3)像玩具、拼圖這些不需要借助輔助材料,直接就可以連接起來,小朋友想一想?
(4)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品是直接可以連接起來的?(拼圖、拼板……)
三、創設自由探索的環境,根據物體間不同的連接方法,大膽動手操作。
1、課件“國王聲音”:小朋友們,你們好!
師:咦?這是誰的聲音啊?
“我是“連接國”的國王,我們國家要舉行一個“連接大賽”聽說你們要來,我特意準備了一些連接材料和幾種不同的連接物品,你們愿意參加嗎?那就請你們徐澤自己喜歡的材料動手連接吧,看看誰是今天的“連接小能手”。
2、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去制作吧,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制作,比一比誰是今天的小能手?
3、幼兒自由操作,教師指導。
(1)你準備用什么材料,把和連接起來,做成什么?
(2)試一試還有沒有不同的連接方法。
4、展示作品,共同講評:
1、講評作品:
師:這是誰制作的?請你說一說你是怎樣連接的?
2、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都能夠用不同的方法把物體和物體連接起來,知道了同一種物體,可以用不同的連接材料,同一種連接材料,可以連接不同的物體。現在我們把連接好的物品送給國王,讓他來評一評看看誰是今天的“連接小能手”吧。(輕音樂結束)
活動延伸:請小朋友回家后,找一找還有什么不同的連接方法,明天來告訴大家,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