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活動《捉迷藏》
目標:
1、欣賞安徽地方戲劇黃梅戲婉轉動聽的旋律,初步了解黃梅戲。
2、初步學會演唱歌曲。
3、在游戲中與同伴友好合作,遵守游戲規則,共同體驗邊游戲邊唱歌的樂趣。
4、在歌曲念白處創編歌詞,并按節奏準確念出,在自己的創造活動中體驗歌唱帶來的喜悅。
準備:
1、自制《捉迷藏》背景圖一幅,黃梅戲《女駙馬》磁帶,
2、自制卡片式圖譜,其中小草左右各1個,眼睛2個,速寫人物3個,?2個,手勢1個,間奏卡片1份,小白兔,小花貓,小花狗圖片各一張。
3、小白兔,小花貓,小花狗頭飾各一個。
過程:
組織課前預備活動,向各位老師問好。
一、欣賞教師演唱黃梅戲《女駙馬》,導入課題。
1、提問:“你們知道剛才老師唱的是什么嗎?”
師向幼兒簡單介紹黃梅戲:黃梅戲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它在很早以前還有另外兩個名字,叫“黃梅調”,也叫“菜茶戲”。在我們身邊,幾乎所有的大人都會唱幾句黃梅戲,那你們想不想學唱黃梅戲呢?今天老師就教大家唱一首好聽的黃梅戲。
2、出示背景圖,提問:“你們猜猜,這幅圖上幾個小朋友們在玩什么游戲呢?”幼兒回答后,師揭題:“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黃梅戲就跟這個游戲有關,它的名字也叫:《捉迷藏》。”
3、誰來說說這幅畫里的故事?幼兒自由說。
二、觀察背景圖,了解歌詞前一部分內容。
1、傾聽老師編的故事。師提問:“星期天,小剛覺得一個人在院子里玩沒意思,他想請身邊的小朋友們來和他一起玩捉迷藏,他會怎樣邀請他們呢?”導入對白:“伙伴們,快來呀,捉迷藏嘍!”“小伙伴們很久都沒玩這個游戲了,非常愿意參加,他們又會怎樣回答呢?”導出“哎,來嘍!”
2、師小結。黃梅戲跟我們以前學過的歌曲不一樣,它除了歌唱之外,還有說話的部分,我們也把它叫做說白,或者叫對白。這首黃梅戲除了剛才我們已經知道了的說白外,還有一句說白,到底是什么呢?請大家仔細聽老師唱一遍,看誰能第一個回答老師這個問題。
三、教師跟音樂有表情地范唱,幼兒傾聽,并完整學唱歌曲。
1、幼兒回答老師問題后,請大家一起集體有節奏地說白:“小白兔,小花貓,還有叮叮當當的小花狗。”
2、師說唱的同時,出示跟歌詞相關的圖片。幼兒可一邊觀察圖譜,一邊聽老師說唱:小伙伴開始玩捉迷藏的游戲了,這次是小剛找,其他小伙伴藏,小剛“左找找,右找找,瞧瞧他們在哪里。你瞧那邊是個啥?小白兔、小花貓、還有叮叮當當的小花狗。”
3、出示:“拍拍你,拍拍我,拉個圓圈跳個舞呀,跳個圓圈舞呀。”的節奏卡,并重點指導這一句的學唱。指出有連音線的音就要把它們唱得更連貫些。
四、交代游戲規則,組織幼兒角色游戲,并在游戲中完整學唱歌曲。
1、請幾位幼兒扮做小動物躲起來,全體幼兒和老師一起唱歌,由教師將他們找出來。
2、分角色游戲,大家齊唱,一幼兒邊唱邊找,其他幼兒藏。
五、引導幼兒為歌曲念白處創編歌詞。
1、引導幼兒將小白兔、小花貓,小花狗替換為別的小動物,并帶幼兒按節奏念出:“,,還有叮叮當當的。數一數,一個也不少。”再次分配角色,組織幼兒邊唱邊游戲。
2、課后自由結合,在念白處表演自己新創編的表現三種小動物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