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活動:兒童樂園(一)
一、 設計意圖:
假日過后,幾個孩子興高采烈地討論著兒童樂園的好玩的游樂設施,后來越來越多的孩子參與討論,他們都對飛龍滑車、海島船、旋轉木馬、飛機、迷你穿梭車等的神奇、刺激、好玩贊不絕口,有些孩子還連說帶比劃……我想這不正是引導幼兒用肢體語言來表達對音樂、生活的感受和理解的好機會嗎?教材本應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幼兒感興趣的事物。《綱要》在藝術領域中提出:“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象,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該活動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幼兒為主體,充分尊重幼兒的意愿,在幫助幼兒概括已有的經驗基礎上鼓勵他們用肢體語言合作表現大型器械的各種造型,體驗合作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目標:
1、 積極參與活動,能創造性地用肢體動作來表現兒童樂園中的各種大型器械。
2、 能與同伴共同完成相關動作,體驗合作的樂趣。
3、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表演能力。
三、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錄音機、攝像機、幻燈制作。
2、幼兒現場觀摩并跟家長玩過兒童樂園的各種大型器械,有肢體活動的經驗。
3、《我最喜歡的器械》統計表;圖譜卡。
四、指導要點:。
一、談話交流、引起回憶。
1、操作幻燈片,幫助幼兒梳理已有的經驗。
師:小朋友們都喜歡到兒童樂園玩,前階段,我們開展了“我最喜歡的器械”繪畫活動,還做了張統計表,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們喜歡的是哪些器械呢?這是什么器械?有這么多小朋友喜歡。(教師操作幻燈片,讓幼兒逐一說出器械名稱。)
2、談話:“你在玩器械時心情怎樣呢?這些器械是怎么玩的?”(請個別幼兒說,教師在展臺下操作《我最喜歡的器械》統計表,幼兒邊說教師邊貼上相應的圖譜卡)
幼:飛龍滑車是沿著軌道走的,像一列火車,拐彎下坡時感覺好像要摔下去一樣。
幼:旋轉木馬是人坐在馬上,馬繞著圓圈走,一上一下的。
幼:碰碰車像一輛輛小汽車,不小心就會碰在一起,但又馬上分開。
幼:海盜船左右左右的蕩,越蕩越高。
幼:我站在下面看阿拉伯飛毯起動時轉得像一個長方形,坐在上面感覺像要摔下去一樣。
幼:自控飛機是自己按開關,有時升高,有時降低,一架一架飛機繞著圓圈飛的。
幼:迷你穿梭車像一座立交橋,沿著軌道走。
二、大膽想象,自由表現。
1、集體自由表現。
師:“小朋友對這些器械都很感興趣,也清楚怎么玩的,那你們能不能用動作來表演,讓別人一看就能明白你表演的是哪一種器械呢?”
2、請個別幼兒表演,教師提問:“我請一個小朋友來表演,讓大家猜猜他表演的是什么器械?你怎么知道他表演的是……(器械)?”(教師結合圖譜講解)
幼:他表演的是海盜船,因為他一上一下的表演。
幼:她表演的是碰碰車,因為她雙手合掌在頭上作天線。
師:他們都能表演出器械的特征。
三、分組活動,合作表演。
1、尋找合適表演器械的音樂。
師:“小朋友都表演得很開心,可是我覺得太安靜了,那還少了什么呢?我們以前欣賞過很多的音樂,你覺得哪些音樂比較適合來表演這些器械呢?”
幼:小貓圓舞曲、小狗圓舞曲、郵遞馬車、口哨與小狗、打字小姐、巡邏并進行曲……
2、教師提出要求。
師:老師也準備了一些好聽的曲子,都是小朋友非常熟悉的,讓你們跟著音樂一起來表演看看。等一會兒,就請小朋友們自由組合,在一起跟著音樂合作表演大型器械,小朋友要先商量表演什么器械,隊形怎么排,路線怎么走,再商量做什么造型,如何分工合作表演。表演的時候可要注意安全,比如碰碰車如果真的碰撞會很危險,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示碰撞呢?(出示攝像機)你們看這是什么呢?對了,老師要看看哪組表演得最棒,合作得最好,就用攝像機把它拍攝下來。
3、分組活動,合作表演。(教師巡回指導,并現場拍攝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