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活動:鐘
設計思路:《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兒表現欲望強烈,會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音樂的歌唱形式有很多種,有齊唱、兩聲部的合唱、輪唱等形式。我們班的幼兒演唱形式主要是以齊唱為主,歌唱的形式比較單一。為了幫助幼兒掌握對其他歌唱形式的理解,結合主題我開展本次活動,旨在引導幼兒體驗、感知不同的歌唱形式,體驗合作演唱的快樂。本次活動是主題背景下的歌唱活動,選擇歌曲《鐘》作為載體,讓幼兒認識兩聲部合唱的歌唱形式。這首歌曲內容簡單,便于幼兒理解;旋律與歌詞都有重復的地方,便于幼兒掌握,比較適合初次進行兩聲部合唱的幼兒。本次活動前幼兒以兒歌的形式學念歌曲的歌詞,熟練掌握了歌曲第一段的演唱,并且學習了兩聲部兒歌的朗誦。在兩聲部兒歌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們初步的感受兩個聲部合作朗誦兒歌,興趣都非常的高,同時,為本次活動兩聲部歌曲的合唱奠定了基礎。內容與要求:1、在圖譜的幫助下,嘗試配合演唱兩聲部歌曲。2、感知兩聲部合唱的形式,體驗合作演唱的快樂。活動重難點:在圖譜的幫助下,嘗試配合演唱兩聲部歌曲。活動準備:1、歌曲錄音2、圖譜3、幼兒經驗:1)熟練演唱第一聲部2)合作朗誦兩聲部兒歌活動過程:一、復習歌曲《鐘》1、我們已經學習演唱歌曲《鐘》,你們能用好聽的聲音演唱這首歌曲嗎?2、重點引導幼兒用輕巧跳躍的聲音表現鐘聲。二、兩聲部兒歌朗誦。1、我們還學習了兩聲部的兒歌,你們能用響亮的、整齊的聲音念出兒歌嗎?2、教師指揮幼兒朗誦。三、嘗試兩聲部合唱1、小朋友們的本領真大,不但會唱歌曲,還會念兩聲部的兒歌,聽到你們的好聽的聲音,我也忍不住想唱歌了。2、教師范唱:要求——教師在唱歌時幼兒安靜的聽,聽好舉手回答問題。關鍵提問:今天老師唱的歌曲與以前有什么不一樣?錄音機唱的是什么?我唱的是什么?4、師小結:這首歌曲是一首兩聲部合唱的歌曲,并且兩聲部的歌詞有不一樣的地方。3、出示圖譜請你們看著圖譜告訴我,你發現了什么秘密?這首歌曲的兩個聲部是一起開始的嗎?兩個聲部唱的歌詞是一樣的嗎?4、跟著鋼琴演唱第二聲部:我們看著第二聲部,跟著音樂一起來唱一唱第二聲部。(彈琴)5、跟著錄音機配第二聲部1)我們來給錄音機配合第二聲部好不好?(教師指圖給予一定的提示)2)我們這次不看圖譜,一起跟著錄音機唱的第一聲部來合作,演唱第二聲部。6、幼兒嘗試兩聲部配合演唱歌曲1)我們小朋友能不能像念兩聲部兒歌一樣來唱第一聲部和第二聲部? 2)幼兒自主分成兩大組演唱歌曲。 3)交換聲部演唱。活動反思:本次活動前幼兒掌握了第一聲部的歌曲演唱,兩聲部的兒歌朗誦,為活動解決了難點,但是從活動過程看,難點解決之后,孩子們對兩聲部的歌曲演唱沒有了難度,很輕松的就合唱成功。所以活動中我進行了隨機調整,請幼兒進行指揮,但是孩子們對指揮比較陌生,雖然都踴躍的舉手參加,但是指揮的節奏與手勢都存在問題,沒有開始和結尾。措施:1、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不斷地完善指揮的作用、指揮的方法,提高幼兒的指揮能力。2、對活動的難度和幼兒的發展水平沒有做出正確的評估,加強對幼兒年齡特點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