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綜合《神奇的線條》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來源:
前段時間我上過這么一節活動課:大班美術活動《神奇的線和色》。在活動中我發現小朋友的思維非常局限,畫來畫去都是那么幾條線條,一幅畫沒有具體的內容。說白了,就是連幼兒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畫的是什么。可見,他們對線條的想象程度還不深入。又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他們應該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想象力,可是,本班幼兒在這方面比較薄弱,針對我們大四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這一大班綜合活動《神奇的線條》。讓他們從中進行充分的講述,大膽想象,從而逐漸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想象能力。
2、目標定位: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本班幼兒實際情況,確立了以下幾方面的目標:
1)、能根據簡單的各種線條(波浪線、弧線、鋸齒線、直線等)結合生活經驗編述故事
2)、拓展幼兒的思維能力,發展幼兒語言能力
重點:發展幼兒語言能力
難點:根據線條結合生活經驗編述故事
活動中主要通過以幼兒為主,讓幼兒充分講述,大膽講述,啟發示教學法來突破重難點。
3、活動準備:《綱要》指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依據《綱要》精神我做以下三方面的準備
1)、一張白紙(畫上兩個點為一排,一共三排)
2)、白紙每人一張、勾線筆1支,地上畫有各種線條的迷宮
3)、音樂、磁帶、錄音機
二、說教法
新《綱要》提出:創設一個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活動,感受參與的樂趣,并能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因此,本次活動教師將充當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采取相互尊重、協商、交流、共同構建的方式,并共同學習與成長。采用的教法有:
1、情景創設法:利用走迷宮這個幼兒喜歡的游戲活動,將幼兒引入到活動中,極大地調動起孩子講述的欲望。如:剛才我是從直線上走過來的;我是從波浪線上過來的等等。
2、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給幼兒講解,把事物和教具呈現給幼兒看,幫助他們獲得理解。比如活動中我邊畫邊講故事幫助幼兒理解。
3、觀察指導法:此教學方法是針對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出現的情況,教師可以采取隨機指導的方法,它體現了教師對活動的調控能力。
4、啟發示教學法:當教師提出來的問題幼兒無法回答或者不知道從哪個方面回答時,教師用語言或者動作給予啟發。
三、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講述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更升華了想象。
本次活動采用的學法有:
1、觀察法:通過觀察教師邊畫邊講故事,為下環節做了一個鋪墊。
2、多渠道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看一看、走一走、畫一畫、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對線條產生興趣。
3、操作體驗法: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我就采用了操作體驗法,在活動中引導幼兒發揮想象用各種線條描述故事,同時注重幼兒的語言交流,體現了生生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