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綜合《小出口大智慧》
設計意圖:
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我經常會看到在一些比較窄小的通道口出現許多擁擠、爭搶的場面:上下樓梯要擁擠、進出廁所要爭搶、進出教室門還是要擁擠……殊不知在這些擁擠和爭搶的背后往往就會隱藏許多的安全隱患,給孩子們的人身安全造成很大的困擾。基于這樣一種現象,我就萌發了想和孩子一起來討論、糾正這些不良的行為的想法,于是我就設計了本次活動。
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在活動中借助實驗、游戲和行為辨析等方式幫助孩子直觀、清晰地理解在生活中遇到實際情況時怎樣的方式才是恰當、有效的,讓孩子們用自己獲得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把習得的知識轉化為生活技能,讓教育回歸生活。
活動目標:
1、知道從一些窄小的門口安全迅速通過的有效辦法,并嘗試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樂意不斷探索又快又好地取出瓶中陀螺的最有效辦法,增強科學探究的能力。
3、能與同伴相互協商合作共同解決難題,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將5只陀螺分別用繩子系住,塞進透明的瓶內,繩子掛在瓶子外面。
2、記錄紙、筆、陀螺、透明塑料瓶若干等。
經驗準備: 事先已認識時間記錄方式。
活動過程:
一、探索從瓶中最快取出陀螺的辦法。
1、提出問題,引起興趣。
“小朋友,看看老師今天為你們準備了什么?”
“這些陀螺都被關在瓶子里,如果讓你們把這些陀螺從瓶子里取出來,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2、小組實驗,探究辦法。
“每5個人成為一組,大家相互合作,比一比哪組先把陀螺全部取出來。”
3、交流討論,得出結論。
“大家都把陀螺取出來了,現在請介紹一下你們組是怎么取陀螺的。”
“用了這么多的方法,到底哪種方法最好,我們來看一下時間。”(公布每組操作的時間)
“實驗證明,*組的方法是最好的。對呀,瓶口這么小,陀螺這么多,只有一個一個輪著取,才能把陀螺都拿出來拿出來,一把抓是一個都拿不出來的,還會浪費很多的時間。”
二、驗證最快取出陀螺辦法的可行性。
1、再次操作,驗證結論。
“剛剛我們已經討論出了一種最好的辦法,請每組再次將陀螺放入瓶中,用剛才的好辦法試驗一下,看看速度會怎么樣?”
2、分析原因,找出方法。
“同樣是一個一個拿,*組你們為什么會最快?*組你們為什么會最慢?請介紹一下”
總結:對了,想要以最快的速度取出陀螺,我們應該先觀察,找到離瓶口最近的那一個陀螺開始,從上往下,一個一個拿,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取出所有的陀螺。
3、再次驗證,確定結論
“這下我們又找到了一種更好的辦法,讓我們再來試驗一下。”
“先給你一分鐘時間觀察,看看應該先拿哪一個,聽到指令再開始行動。”
總結:“通過三次的試驗,我們發現,所用的時間一次比一次短,說明我們的方法的確是一次比一次快速、有效。”
三、討論從窄小的道口進出的好辦法。
1、觀看照片,引出問題。
“在我們幼兒園,也有著這樣一些窄小的通道,看看小朋友們的做法對不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