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師幼互動中的表揚與建議策略
正確的建議應該是理性的。我們可以一邊撫摸孩子的頭,一邊告訴孩子摔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學前期的孩子保護自己的意識薄弱,可以和孩子說,鍛煉身體時要注意安全,注意安全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我們雖然摔倒了,但是長了經驗,以后注意了就不會摔倒了。對的建議指向明確,能引起幼兒的思考、探究、激發學習興趣,幫助幼兒把握重點,拓展思維,有效促進師幼互動。
(二)、錯的建議是誤導
當孩子畫面臟亂,當孩子摔了跟頭,當孩子搭錯了積木......孩子會傷心,會哭泣,我們應該說些什么?我們自然會將師愛大面積地覆蓋在對孩子的安慰和鼓勵中,然而簡單的一句話可能會讓孩子學會堅強,簡單的一句話也可能讓孩子變得脆弱。
如:看到班上的小男孩亮亮總是親茵茵,就告訴茵茵:"茵茵,你怎么不知道躲著點啊!你知道別人的口水多臟么?以后離亮亮遠點......"其實亮亮吻茵茵也是喜歡茵茵的表現,親吻只是孩子模仿大人的表現罷了。當然,老師的出發點是為茵茵考慮,但是卻忽略了這句話帶給孩子的暗示會有多壞的影響--當茵茵長大時候,談戀愛的年齡,花前月下,男孩想親吻茵茵,茵茵卻萬般恐懼地把他推開。
正確的做法是,我們應該用合理的方式為孩子解讀這個事情:亮亮是同學,他是因為喜歡你才這樣做的,可是要知道,親吻是大人們表示友好的方式,一起玩耍是孩子們表示友好的方式,我相信你可以很好的處理這件事情。建議孩子們一起游戲,逐漸淡化"親吻"事件。
不攔著孩子嘗試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是引導他們正確地去做喜歡做的事情,以提建議的方式促使孩子改變。在提建議的時候最關鍵的是語氣--疑問式;表達的意思是善意的、尊重對方的;并且是針對具體的事情。例如,"如果你可以考慮試一試;可能會讓你......;你愿意試一試......;如果......就更好了,你覺得呢?"同時要把握建議的尺度,只說能改進的方面,忽略無能為力的方面。如:"如果你再瘦一點就更好了",這樣是打擊孩子。建議,是給孩子指出現在、將來該怎樣具體可行地干,引導孩子有效發展,使孩子意識到:"我這已經做得很不錯了,但還可以做得更好,而且我能夠做得更好。"
教育需要智慧,教學需要策略。表揚可以使孩子心情愉悅,信心倍增,建議可以讓孩子保持清醒的頭腦,充分認識自己的不足。熱愛孩子、尊重孩子,要學會正確引導孩子,我們還需要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提升為人師表的正能量,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時刻引導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