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課題研究專題小結
在園領導的關心指導下,我們課題小組以面向幼兒、注重個性發展、重視藝術實踐、培養創新精神、倡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參與為文化傳承的教育理念開展了“民間藝術——泥塑”課題研究工作。在泥塑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先后發展了幼兒的動手能力、觀察力、鑒賞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等課題實施目標。為了更好地開展今后的工作,結合初期制定的教研計劃,現將教研工作總結如下:玩泥是孩子的天性。一團團“泥”在孩子們手中變換著,是創造?是游戲?是最能鍛煉孩子動腦筋的一種創作方式,他們將心中美好的事物通過泥工的制作,以立體的形式表現出來,讓思維產生興趣和沖動,在興趣和沖動中開始了創作游戲。他們通過游戲泥土,將天真浪漫、粗獷豪放的造型帶入自由創作中,用泥這種媒介,記錄對生活經驗的感受,獲得情感的發泄,自由創作的快感,使其真正成為開啟幼兒智慧大門的鑰匙,這便是我們對孩子進行泥工創作活動的意義所在!
一、泥塑活動對幼兒的作用
1、泥塑活動有利于幼兒身體的發展。泥塑和其他繪畫形式不同,它使幼兒有了更多運用手指和肌肉的機會,幼兒的小肌肉群正處于發育階段,需要有一種經常、適量的鍛煉來促進它更好的發育,用泥塑正是符合這一要求的方法。泥塑中需要運用“團、搓、壓扁、粘合、拉、分泥、雕刻”等基本技能,這都需要雙手及五指配合,手腕轉動,小臂、大臂用力。這種合理的鍛煉使幼兒肌肉群得到最佳發育,也促進了幼兒手部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在泥塑活動中,還調動了幼兒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的積極參與與配合,對幼兒的腦部發育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2、泥塑活動有利于發展幼兒智力和創造才能。泥塑活動中,不僅僅教給幼兒美術方面德爾簡單技能,培養幼兒的藝術才能,而且在促進幼兒智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上有著獨特的作用。如各種式樣的汽車和不同的小動物,所以,逐漸能把自己看到的“頑皮的貓”、“捉老鼠的貓”、“貪吃的貓”等活靈活現地表征出來。他們開始能運用泥塑的方式,表達自己所感悟的事物突出的特征。
3、泥塑活動有利于幼兒實際操作能力的發展。泥塑活動中,有一種發展是最為明顯的,那就是實際操作能力泥塑用的材料是柔軟的、可變化的、有體積的及適合于立體造型,幼兒可以揉成一團,搓成長條,分成小塊,粘成整體,還可以揉成任意形狀的物體,由于粘土具有這樣的特性,因此,它特別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使之在好動好奇心理的支配幼兒逐漸學會了各種操作技能,下,自己去動手操作,進行有趣的錯捏等。在這種操作中體驗,捏出圓圓的鳥頭和尖尖的小嘴,在一端邊捏邊拉出小鳥的身體和尾巴,幼兒操作技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也得到了無窮的樂趣。
二、實事求是的開展課題實踐。
中班的孩子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力和形象記憶力,掌握了捏、揉、搓、拉、壓等泥塑活動中的一些基本技法和技巧,能夠用簡單泥形表達記憶中的物品。我們主要指導他們在記憶生活的基礎上,有目的的觀察生活形象的細節,運用泥形,學習使用工具比較細致的做出各種物品,激發他們對泥塑的更大興趣,進一步增強立體表現,習慣立體思維。在教學中,不同的幼兒發展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因此我們教師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教學中采用適合幼兒的教學方式,避免用劃一的標準評價不同的幼兒,在幼兒面前慎用橫向比較,特別是在評價幼兒作品時,更應注意對幼兒的激勵與鼓勵,幫助幼兒建立自信、體驗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