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課題研究專題小結
三、激發幼兒對泥塑活動的興趣。
幼兒感興趣時注意力集中,感知力最強,掌握知識技能最快。興趣是幼兒認識一切事物的前提。兒童并不是被動地接受環境的刺激,他們有一種不自覺的,自內部指引的,創造性的心理狀態,積極地吸取環境中的印象和文化模式。根據這一點,為了引起幼兒的興趣,形成主動學習泥塑的狀態,我們積極組織帶領幼兒參觀泥塑作品,幼兒被其古樸、豪放的風格和中華民族傳統工藝之美所吸引,并激發起幼兒主動嘗試的欲望。
四、組織幼兒欣賞民間藝術,促進幼兒泥塑能力提高
民間藝術的形式種類繁多,形態豐富多彩,其文化內涵深遠豐富,他們用各種不同的形式述說著各個時期的故事,反映了廣大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引導孩子欣賞這些作品,它有助于開闊幼兒的視野,豐富孩子的文化知識,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在此期間,我還帶領幼兒外出參觀了面塑展覽,拓展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并開展了面塑活動,除了加強練習幼兒捏、粘、卷、揉、搓、團、壓等技能外,還有助于解決幼兒成長階段注意力不集中,依賴性嚴重,不愛動腦思考,遇到困難易怒、愛發脾氣,動手能力差,肢體不協調等諸多問題。經過一學年的學習,孩子們在各個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對泥塑活動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常常會主動要求創作,獲得好評的作品有《小雪人》、《小烏龜》、《小鴨子》等等,本學年的泥塑教學達到了預期目標。
五、重視家長教育觀念轉變,加強家園合作
家長往往重視泥塑活動的結果,對幼兒任意玩泥會產生反感,同時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也離不開家長的配合,為此,我們從家長方面入手,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念。我們通過親子活動,歡迎家長來園與幼兒一起進行泥塑、面塑活動,孩子們認真努力的樣子,給了家長極大的鼓舞,孩子們想象力豐富、家長能力強,分別制作出了《我的家》、《我的臥室》、《小雞吃米》等主題作品,大家非常滿意,要求經常組織這樣的活動。同時我們還通過家長會,日常談話,保教之窗等途徑向家長宣傳班里開展泥塑教學的意義和目的,幼兒定期展示幼兒作品,讓家長評價作品,使家長受到很大感染,在教育觀念上轉變很大,定期向家長公布近期教學研究實施進度和需要家長配合的地方,實踐證明家長們都愿意配合完成。
泥塑活動對培養幼兒技能技巧,幼兒素質,開發幼兒智力,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教學方法也是多種多樣,這需要教師去探索、發掘。讓泥塑這一古老的民間工藝在下一代孩子身上重放異彩,使其真正成為開啟幼兒智慧大門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