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出效益 研修見成效 課堂保質量
三是把育人態度和育人效果納入教師評價考核。我們加大了養成教育的力度,專門設立了政教處主抓養成教育,通過行走訓練、班隊活動、重要節慶日講座、紅領巾廣播、紅旗下宣講以及主題讀書活動等一系列德育活動,建立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員育人的“三全育人”模式,進一步完善了文明班級創建考核措施,把文明班級考核結果與班主任、助理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年度考核、績效工資發放相結合。
二、運用“鯰魚效應”,使研修見成效。
挪威人出海捕沙丁魚,回到港口往往是死魚滿艙。一位精明的挪威船長想了一個辦法,在沙丁魚中放幾條鯰魚,鯰魚生性兇猛好動,四處游奔,那些沙丁魚見了四處逃命,由于急劇活動,增強了機體活力,結果死亡率大大減少,這種現象稱之為“鯰魚效應”。捕魚如此,教育亦然,我們把它運用到我們校本研修管理之中,就是要激活教師的競爭意識,激活教師的教研熱情,使之在專業發展的路上成長起來。
1、學習洋思經驗,狠抓課堂教學。
我們計劃在本年度對所有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一次全方位的推門聽課,對全校教師的常態課情況進行把脈診斷。我們的診斷重點有四:一是教學占的時間不在過長,而在單位時間內所有的教學活動是否都具有實效性;二是教學的內容不在過深,而在教師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把握和定位是否精準;三是學生的作業量不在過多,而在這些作業是否經過篩選組合,是否具有針對性和典型性;四是學生的學習負擔不在過重,而在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保持以及保持的程度。推門聽課后,我們還相機檢查備課和訪談學生,了解教師上課的準備情況和平時教學的情況,并判斷該教師的課堂授課情況是基于教案、高于教案,還是教案、教學兩張皮或不備課的上課,以督促教師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抓實教師培訓,提高師資水平。
一是落實新教師在崗培訓。我們把剛參加教育工作和新調進我校的教師統稱為新教師。每年九月是我們的新教師跟進培訓月,除了不定時聽取他們的常態課、開展教學診斷以外,還為他們配備專門的指導教師,要求新教師要隨時觀摩指導教師的課堂教學,每學期聽課必須在20節以上,要在研修組內上兩節以上的公開課,每節公開課的教學設計都要經過指導教師的指導,上課時邀請指導教師參與聽課,課后認真聽取指導教師的意見,積極開展教學反思,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
二是切實提高遠程教育非學歷培訓的效果。嚴格按照《教師繼續教育網遠程培訓學籍管理規定》和《繼續教育網遠程培訓課程學習管理辦法》要求,精心組織培訓學習,引導教師通過網絡平臺強化網上學習能力和整合教育資源能力。將每位學員的學習情況及考試成績納入骨干教師考核、教師年度考核、校本研修小組考核中。同時,學校加大投入,為每個辦公室新添置了一臺電腦,并加大了獎勵力度,對順利完成培訓學習任務,考試合格的老師每人每科計發30元獎金。我校的遠程教育非學歷培訓合格率保證了100%。
三是充分發揮《教師專業成長報告冊》的作用,通過《報告冊》記錄教師的專業成長。各研修組月查是要檢查報告冊的填寫情況,學期結束時,學校組成專家評審組對全校教師的《專業發展報告冊》進行評審,分別給出“優秀”、“合格”等次的評價。同時,審評導評小組進行“專家引領”及“學校審查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