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出效益 研修見成效 課堂保質量
四是培養使用好骨干教師。學校建立了“校級——縣級——市級學科帶頭人(省級骨干教師)”的名師培養考核制度,建立了骨干教師結對幫扶制度,每位骨干教師都有幫扶對象和幫扶目標。在管理上,我們強調責權利統一,學年結束時,則依據《長陽實驗小學骨干教師量化考核評價標準》,對各級骨干教師的履職情況進行年度考核。
五是實施“青藍工程”。我們充分利用縣級以上骨干教師相對集中的資源優勢,實行“師徒結對”活動,每名縣級以上骨干教師幫扶一至二名中青年教師,要求中青年教師拜師學藝,骨干教師實行專業引領,師徒之間在思想上互補,在業務上互進,在心理上互納。
六是實行外出學習匯報制度。外出學習是豐富教師信息儲備、提升教師業務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極為有效的手段。為確保教師外出學有所獲,并實現一人外出多人受益,學校要求外出學習的教師回校后要在研修小組內進行學習匯報或上匯報課,向學校上交一份匯報材料或在“教師論壇”中交流。
七是開展讀書活動和教師論壇活動。我們繼續在教師中廣泛開展研讀教育名著的活動,以此增加教師的文化積淀,提升教師的理論素養。除了閱讀名著以外,我們大力倡導網絡學習,“網絡教研中心”、各教育網臺、教育博客均成為學習的園地。我們進一步豐富了“教師論壇”的內容,或讓外出學習的老師講見聞談收獲;或交流讀書心得體會;或講述培訓后的收獲與思考;或針對研修主體闡明自己的見解;或請專家作專業引領。“教師論壇”是一種信息的交流,也是一種對學習、研修成果的展示,更是一種教育經驗與智慧的傳遞。
3、以校本研修小組為單位扎實開展校本研修。
一是深入開展立項課題的研究。學校始終堅持以課題研究為抓手,培養教師的團隊意識和群體研究能力。目前正在研究之中的課題有“第一范文網站群”有效促進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整合研究、空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與績效研究、大班教學中科學探究有效性方法研究、綜合實踐活動校本開發研究、土家族聚居區小學德育研究、學習型學校建設研究等六個。在研究的形式上,我們將課題研究融入到各校本研修小組的研修活動之內,使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樹立教學即研究的理念。xx年春季學期,我校“綜合實踐活動校本開發研究”課題接受了市科規辦、市教研中心的中期視導,評定結果為“優秀”。
二是實行草根式主題研修。除了規范立項課題的研究之外,我們大力提倡草根式研究,鼓勵各研修小組根據教育教學實踐確立研修主題和研修重點,把精力用于研究那些有價值的、能夠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問題,讓問題來自于教師,解決于教師,作用于教育教學。如英語組的研修主題是“如何更好地利用空中課堂資源提高教學質量”,品德組的研修主題是“注重品德課堂教學時效性研究”和“小學低年級品德課堂良好習慣的培養”,藝術組音樂學科的研修主題是“‘三歌’教學研究”,美術學科則開展“‘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和“鄉土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研究”等等。
三是強化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訓練。新課程雖特別強調讓學生形成后續學習的能力,但并不否定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訓練。我們堅持英語、語文早讀,語文研修小組強化了學生的閱讀積累,為學生提供課程標準推薦的課外閱讀和必背、選背古詩的篇目,并將閱讀情況作為學生語文素養評價的要素之一。充分發揮學校圖書室的作用,要求生均借閱達到5本,并將圖書的借閱率納入文明班考核。教導處每學期都組織讀書情況專項檢查。數學學科注重了學生計算能力、思維能力的訓練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英語教學中特別注重激發學習興趣,加強聽力和口語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