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制度
教科研成果獎勵制度
1、為保證教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幼兒園投入一定的資金作為教科研經費。教科研經費由以下項目組成:教科研成果獎勵費;參加省、市、區學術活動費;省、市、區優秀課題獎勵費等。
2、教科研經費的使用范圍:資料費、實驗費、調研差旅費、學術活動、教科研工作津貼、教科研獎勵等。
3、教科研成果是指:公開發表的教育教學論文、調查研究報告、參加國家、省、市、區征集評選出的優秀教案;公開出版的學術專著、教材;公開發表的文藝作品、美術作品。
4、教科研成果獎勵辦法參照我園各項工作考核獎懲制度。
備課、聽課制度
一、教師必須認真學習《幼兒園工作規程》和《幼兒園教育綱要》,以《規程》和《綱要》為依據,研究制訂好各類教育教學計劃。
二、認真學習教育理論知識,不斷吸收新的信息,指導運用于備課。
三、深入鉆研教材,結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實際發展水平備好課,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四、按時按質制訂好系列計劃,如:學期計劃、月計劃、周計劃等,每周至少寫兩篇教學反思或觀察記錄,每月至少寫兩篇教育筆記。逢雙周星期一上午準時將筆記交園領導審閱。
五、備課時間除做案頭工作外,還必須制作教育活動所需的各種教具、學具,準備提供各種玩具、材料。
六、堅持集體備課與個人備課相結合。
七、備課時不得外出或閑談,不做與備課無關的事情。需要外出時需向園領導請假,經同意后,方可外出。
八、組織相互聽課、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每學期組織相互聽課不少于10次,并認真做好記錄和評議工作。
九、園長、保教主任每學期必須有針對性地下班聽課,做好聽課記錄,及時進行評議,肯定成績,找出差距,提出建議和希望。
幼小銜接制度
1.加強和小學的聯系,組織大班教師和小學教師座談,互相了解幼兒園、小學教育、教學及生活情況。
2.大班后期組織幼兒去小學參觀、聽課,使幼兒初步了解小學的環境和小學的生活。
3. 在幼兒生活習慣、自理能力、獨立學習習慣等方面有意識地加強培養,以適應小學學習生活習慣。
4. 大班從學期初始,有意識調整幼兒心理,使幼兒產生積極、主動的上小學的良好愿望。
5. 適當延長教學活動時間,以培養幼兒耐力和注意力。
6. 通過家長會和家訪的形式向家長介紹幼兒入小學后的準備(生理、心理),家園合作,幫助幼兒順利、愉快地進入小學學習生活。
業務檔案管理制度
一、認真學習檔案工作有關文件和基本知識,努力提高檔案人員自身政治思想素質,業務素質,認真接受上級領導檢查,不斷改進工作。
二、做好文書材料的整理歸檔工作,收文、發文登記工作。健全業務檔案,教職工業務檔案和幼兒檔案,做好各類檔案的收集和歸類整理工作。
三、管理好檔案,切實做好防潮、防濕、防蛀、安全工作。
四、嚴格執行檔案借閱和檔案保密制度,防止人為散失、泄密和缺損,確保檔案完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