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設計--樹真好
一、主題的由來和意圖:主題的由來:
在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是樹木,但是,這也從未引起過孩子們的注意,雖然孩子們天天接觸這些東西,卻很少思考些什么問題,生活中看似平常的東西,其實蘊含著很多教育契機二期課改新理念的精髓是:倡導回歸幼兒生活,從中提升、挖掘教育內容來拓展幼兒的學習。尤其對大班孩子來說,選擇既符合他們生活經驗,又富有挑戰性的教學內容,是激發他們探索興趣和提高教學活動質量的關鍵。我通過觀察了解,針對幼兒興趣點和已有的經驗開展樹“樹真好”這一生成活動。整個活動預設“小樹的秘密、樹與自然、樹的結構”三個環節。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樹與人類和自然的關系,感受樹給人類帶來的好處。
我們的期待: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一個主題活動,讓孩子們共同來關心身邊的一些東西,共同探索奇妙的樹世界,同時讓孩子們養成一種喜歡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培養孩子良好的觀察習慣,學會發現一些自然現象,并想通過多種形式、多種途徑的學習方法,讓幼兒了解更多的關于樹的知識,去結識更多的大樹朋友,讓孩子真正喜歡樹木,喜歡大自然,知道我們的生活和樹有著密切的關系,離開了樹木,人類將無法生存。
具體目標:
1、關心周圍與我們一起生活的樹木,感受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樹木,要愛護樹木。
2、了解認識樹的種類,掌握幾種常見樹的名稱,尋找它們不同的特征。
3、喜歡和樹交朋友,懂得如何保護樹木,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4、在活動中體驗自己學習的樂趣
二、幼兒發展狀況的調查:
早上,小朋友在輕聲聊天,有的小朋友說:“今天上幼兒園的時候,我還看到了馬路旁的空地上有好多人在種樹呢!”“那人們為什么要種樹呢?”我在旁邊“插嘴”道。根據我的提問,孩子們紛紛討論起樹的好處。有的說:“樹可以讓空氣更新鮮。”有的說:“夏天的時候,人們可以在樹下乘涼。”還有的說:“樹還可以讓小鳥安家呢。”孩子們對“樹的好處”的經驗仍處于個體零星的狀態,對于書的其他知識也是知之甚少,為了讓孩子們對“樹和人類的關系”有更深一步的認識,跟多的了解書的各種知識,我們生成了主題活動:“樹真好”。
三、主題脈絡:
1、網絡圖:
樹與自然
樹的秘密
樹的結構
樹真好
2、幼兒的興趣:(尋找幼兒的興趣所在)
★ 孩子們對于身邊樹木不同的形態,不同的特性總是有很多的疑問,錢心易指著一棵廣玉蘭問:“老師,這是什么樹?它的花怎么那么大?”揚揚站在一棵棕櫚樹旁邊,疑惑地問:“這是香蕉樹嗎?它上面長的好像香蕉。”
★孩子們對于樹的作用了解很多,曹卓鍇說:“樹可以吸收空氣中有毒的氣體,還可以放出一些氧氣,讓我們呼吸新鮮的空氣。”唐燁棟說:“到了夏天天氣很熱的時候,我們可以站在樹下面,就會很涼快了。”卞涔怡說:“種了很多樹以后,我們的地球就會變得更漂亮,而且綠色對我們的眼睛也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