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活動設計《—瓶娃娃》(通用3篇)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活動設計《—瓶娃娃》 篇1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鞏固將物體按顏色和標記分類。
2.感受玩色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塑料瓶子24個。
2.紅色蓋子、藍色蓋子若干,并裝上相應顏色的顏料。
3.貼有橙色、綠色標記的家各一。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今天瓶娃娃來和我們一起玩了!他們躲在哪里呢?(教師揭開布)瓶娃娃出來嘍!
2.看瓶娃娃里面還裝著什么呀?水呢! 這些水有顏色嗎?
3.昨天我跟魔術師學了一個有趣的魔術,能把水變出漂亮的顏色,寶貝們想不想看啊?”
二、游戲“變魔術”,鞏固將物體按顏色進行匹配。
1.師變魔術
T:你們最喜歡什么顏色?好那我把這個變成紅色,好嗎?教師邊輕念魔語邊地搖晃包著布的瓶子:“小小瓶兒變變變,小小瓶兒變變變。”看!變成紅色出來了!
〈點評:以變魔術的形式一下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強烈的視覺沖擊使孩子們很容易發現了水的顏色的`變化!
2.學魔術
T:剛才我是怎么變的呀?
3.幼兒變魔術(幼兒自由到中間拿一個瓶子)
T:你們想不想也來變魔術啊?請每個小朋友輕輕地來拿一個瓶娃娃,回到你的椅子上來一邊大聲地念魔語,一邊用力搖?纯茨銜兂鍪裁搭伾钠客尥!
〈點評:在幼兒學會了變的方法和魔語后,開始了第二次的魔術,我是請一個孩子來和我一起搖,其他的孩子念魔語的方式,相信,到現在,孩子們已經非常想自己動手來變魔術了,于是我適時地讓孩子自己也來變一變,當孩子們變出顏色后,都非常興奮。〉
4.嘗試將物體按顏色匹配
(1)(師舉蘭色瓶子)誰的瓶娃娃和我的一樣顏色啊?請你舉起來!來親一親!
(2)還有些寶貝你們變出了什么顏色的瓶娃娃呀?(請個別幼兒回答)誰也變出了紅顏色的瓶娃娃?紅顏色的瓶娃娃我們來抱一抱!
(點評:顏色配對的環節,讓孩子們在親一親、抱一抱的過程中進一步熟悉了顏色的配對,也為后面的按標記分類作了鋪墊。此環節的提問,我也注意了變化,第一次我是請幼兒舉起和我一樣的瓶子,再說顏色。第二次我是讓孩子講講自己變的顏色,再配對,進一步提高了幼兒學習的興趣。)
三、游戲:“送娃娃回家”,鞏固將物體按標記進行分類。
1.(出示黃瓶蓋)今天,我還帶來了一頂有魔法的帽子,如果,給瓶娃娃戴上這個帽子,會發生很奇妙的事情哦!猜猜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2.變魔術(師變綠色)
T:我們先讓這個瓶娃娃(指蘭色瓶)試試,好嗎?他現在是什么顏色的啊?換上這個有魔力的黃帽子,我們一起來念魔語!變出什么顏色了?(綠色)
3.你們想不想也幫你的瓶娃娃換上有魔力的黃帽子,來變一變啊?(幼兒把蓋子取下,換上黃蓋子,變魔術)
4.呀!你們變的顏色真好看!都變了什么顏色啊?(綠色、橙色)
5.送娃娃回家,鞏固將物體按標記進行分類
T:瓶娃娃可真開心,現在他們要回家了,看!這里有兩個瓶娃娃的家,你們猜猜這是什么顏色瓶娃娃的家?(指橙標記)你從哪里看出來的?那這幢呢?(指綠標記)
T:現在看看看看你的瓶娃娃是什么顏色的!送到他自己的家里去吧!(幼兒送)
〈點評:在開展游戲“送娃娃回家”時,我沒有簡單地讓幼兒把瓶娃娃送回家,而是,進行了第二部分的變魔術,以兩種顏色的混合,變出了新的顏色。(紅+黃=橙,藍+黃=綠)讓活動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孩子們的興奮點也達到了最高!
6.師檢查
T:真不錯!瓶娃娃都回到了自己的家!
四、結束。
T:寶貝們!我們也回家吧!(自由走出活動室)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活動設計《—瓶娃娃》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收集各種瓶子、制作并欣賞環保小制作等活動,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
2、引導幼兒學習用糨糊在瓶子上粘貼眼睛、嘴巴的技能,培養幼兒對粘貼活動的興趣。
3、讓幼兒體驗變廢為寶成功后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瓶子。
2、用蠟光紙剪好的眼睛、嘴巴若干。
3、沙、小石子、糨糊。
活動過程
一、欣賞環保小制作
1、請幼兒說說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請幼兒說說廢棄物成垃圾后對環境有什么影響。
。ㄗ層變阂庾R到有些廢棄物還能再利用)
二、“變戲法”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出示空瓶子
提問:這是什么?
然后出示已做好的.瓶娃娃。
2、激發幼兒的操作欲望
教師:看,瓶子變成了搖晃娃娃;聽,什么聲音?
哦,這是個會唱歌的瓶娃娃。小朋友想要嗎?
我這里有許多小朋友收集來的瓶子,我們把它變成會唱歌的瓶娃娃好嗎?
三、幼兒制作瓶娃娃,體驗變廢為寶的樂趣。
1、教師示范,提出要求。
(1)先在瓶子合理的位置貼上眼睛、嘴巴。
。2)再用沙子或小石子裝入瓶子。
。3)最后擰緊瓶蓋,搖晃即可。
2、幼兒制作瓶娃娃,教師巡回指導。
3、玩一玩:
誰的瓶娃娃唱歌最動聽。(播放音樂)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活動設計《—瓶娃娃》 篇3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樂于將自己的發現說給他人聽。
2、能通過對物品形狀的比較,初步區分圓形和三角形。
3、會簡單地運用對應方法來完成操作。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操作材料1《給瓶娃娃喂食》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為瓶娃娃找吃的。
。1)提示語: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可愛的瓶娃娃,它們在和小朋友打招呼,瓶娃娃肚子餓了,小朋友快給他們找找吃的吧。咦~~這里有很多餅干,你們看看有些什么樣的餅干呀?
。2)引導幼兒觀察瓶娃娃的嘴,請幼兒為圓形嘴的瓶娃娃找圓形圓形餅干,認識圓形。
2、通過為三角形的.嘴的瓶娃娃找相對的餅干,認識三角形。
。1)出示三角形瓶娃娃,這個瓶娃娃也餓了,它們吃什么呢?
。2)引導幼兒找到三角形餅干,認識三角形。
3、給瓶娃娃喂餅干。
(1)提示語:有那么多瓶娃娃,我們一起來給它們喂餅干吧!小朋友先把餅干放到盤子里,在運回去給瓶娃娃吃。
(2)按要求給瓶娃娃喂食。
4、復習鞏固認識圓形和三角形。
活動反思
孩子們對情境導入很感興趣,要給瓶娃娃找東西吃的積極性很高,由于活動中一整個情境貫穿始終,所以課堂氣氛很活躍。能夠仔細觀察三角形和圓形的不同也能通過對物品形狀的比較,初步區分圓形和三角形的同時還學會了簡單地運用對應方法來完成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