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獎幼兒園獲獎教案(通用3篇)
一等獎幼兒園獲獎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椅子各部分的名稱,能按順序擦自己的小椅子。
2、明白要愛護小椅子,會輕拿輕放。
活動準備:
干凈與臟椅子各1張,水盆1只,抹布30塊。
活動過程:
1、以游戲口吻請幼兒用眼睛仔細看一看,兩張椅子有什么不一樣,說一說喜歡哪一張椅子。
2、動動小腦子,說說怎樣讓臟椅子變成干凈的小椅子呢?教師在肯定幼兒正確回答的基礎上出示抹布問:“這是什么?有什么用?”教師示范并用詩歌講解洗抹的方法,如“先抹桌子面,再抹桌子背,橫檔抹一抹,最終抹椅腿”。抹好后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將兩張椅子交換位置后問幼兒:“你喜歡哪一張小椅子?”(都喜歡)
3、操作練習:教師的兩只手真能干,能叫臟椅子,小朋友不喜歡的椅子變成干凈的,大家喜歡的椅子。小朋友,你們也有兩只手,也讓它們變能干好嗎?那好,我們都來學習抹自己的小椅子,那里有抹布每人一塊,抹好后將抹布丟進水盆里以后每一天都這樣,讓小朋友邊抹邊念兒歌,教師巡回指導,對不一樣本事的孩子給予程適度指導,抹好后,請小朋友欣賞對自己抹過的椅子。
4、游戲:在音樂伴奏下練習輕拿輕放椅子,做椅子搭火車游戲。
一等獎幼兒園獲獎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春天來了,我們周圍的一草一木都在發生著變化。本次遠足活動帶領幼兒走進自然、親近自然,運用多種感官觀察發現春天花草樹木、小動物、天氣的變化。通過“和春天合個影”、“快樂露營”等活動,讓幼兒在大自然的課堂中學習,感受春天的美好,體驗小伙伴在一起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春天天氣及花草樹木的變化,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和人們在春季里的活動。
2、能用語言描述春天花草樹木的明顯變化。
3、感受春天的美好,產生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1、有過遠足的經驗
2、帳篷、水壺、照相機等;請個別家長擔任志愿者配合活動組織。
【活動建議】
一、師幼談話,幫助幼兒了解出行安全知識,激發幼兒遠足興趣
1、教師講故事《春天來了》引發幼兒探索春天變化的興趣,討論找春天的辦法。
2、觀看視頻,了解遠足的要求及注意的安全問題。
小結:小朋友,去春游,排好隊,手拉手。你在前,我在后,跟緊了,不回頭。不怕累,大步走,美麗風景在前頭。
二、開展“找春天”活動,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春天
1、用眼睛找一找:引導幼兒觀察、發現花、草、樹、木、昆蟲的變化。
提問:用眼睛看一看,春天有什么變化?什么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引導幼兒說出小樹發芽了,小草從地里鉆出來了,花兒開了,小蜜蜂飛來飛去采花蜜等。可隨機豐富詞匯:飛來飛去
2、沐浴陽光下:引導幼兒通過聞、聽、身體感受等感知春天。
提問:用鼻子聞一聞,春天有什么氣味?用耳朵聽一聽,春天有什么聲音?用身體感受一下,春天給我們帶來什么感覺?
引導幼兒說出花兒香香的;鳥兒嘰嘰喳喳地叫;身體感覺暖洋洋的等。
3、人們的活動:引導幼兒觀察周圍人的活動。如放風箏、春耕等。
三、開展“我和春天合個影”活動,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發現的春天
1、引導幼兒和迎春花、柳樹、小草等合影。
2、請幼兒結合照片交流自己發現的春天。
提問:你找到的春天在哪里?它有什么變化?
引導幼兒用語言描述對春天的發現,說出:我找到的春天是柳樹,柳樹發出了嫩芽等。
小結:春天來了,天氣暖喝了,樹枝發芽了,花兒開放了,地上長出了嫩嫩的小草、蝴蝶、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
四、開展“我和春風做游戲”活動。請幼兒選擇風箏、風車、彩條、泡泡槍等玩一玩
鼓勵幼兒想辦法讓風箏飛起來,讓風車轉起來,引導幼兒觀察彩條和泡泡網什么方向飄。
小結:風能讓風箏飛起來,讓風車轉起來,小朋友跑動也能讓風箏飛起來、讓風車轉起來,風向什么方向吹,泡泡和彩條就往什么方向飄。
五、家長志愿者與教師共同搭建小帳篷,請幼兒在帳篷中休息、喝水吃食物,感受在春天遠足的快樂
一等獎幼兒園獲獎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感受音樂旋律并學唱歌曲。
2.喜歡用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做游戲,并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音樂旋律并學唱歌曲。
難點:喜歡用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做游戲。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圖譜、音樂MP3
經驗準備:幼兒有玩過“小手拍拍”的游戲
活動過程
一、聽一聽,在游戲中激發活動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快伸出你們的小手,我們一起來玩“小手拍拍”的游戲吧!
(小手小手拍拍,我們的小手舉起來/轉起來/搖起來/藏起來)
師:藏好了嗎?我來找找你們的小手都到哪里去了?我呀一邊唱著歌一邊找一找(唱前半部分)
提問:你們的小手在哪里啊?快伸出你們的小手吧老師一邊唱歌一邊與幼兒玩游戲(唱后半部分)
二、唱一唱,在音樂中感受唱歌的快樂。
1.在剛才的游戲中,你聽到老師唱了什么?
2.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圖譜。
3.整合幼兒回答,有節奏的念歌詞。
4.跟著伴奏,學唱歌曲
三、編一編,在創編中感受歌曲的幽默。
1.想一想,還可以把什么藏起來?
2.根據老師出示的圖片,分別小腳,小臉。并在演唱時更換歌詞。
四、玩一玩,在交流中提升豐富的經驗。
一、師幼互動:
五、游戲導入。
我通過“小手拍拍”的游戲,孩子們特別有興趣,能夠跟著老師進行游戲,并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如“小手可以藏在腿下、后背”等等。
活動反思
2.學唱歌曲,教師出示完整圖譜,幼兒并沒有完全理解圖譜的意思,而
是跟著老師的動作去熟記歌詞。在活動延伸,孩子們知道小手的用處可大了,還將創編的歌曲中,教師與孩子玩一玩,在交流中提升了豐富的經驗。二、整體效果:
本節活動目標基本達成,環節進行的很順利,整個活動以音樂游戲貫穿始終,但在學唱歌曲時,教師應一一出示圖譜,讓孩子了解圖譜的意思。
沒想到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歌曲和動作。在創編表演中幼兒們表現得也活躍了許多。
利用孩子已有的經驗進行了創編,在創編表演中幼兒們表現得活躍了
許多。重要的是圖譜的內容還需要要生動形象,易于孩子理解。通過孩子聽到的內容一一出示,并有節奏的念出歌詞會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