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韻律《綠毛蟲》活動反思
活動亮點
師幼探討表演動作這個環節,我沒有直接給孩子們規定如何做動作,而是讓幼兒們觀察圖片并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自己進行創造。幼兒們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出了綠毛蟲吃東西、蛻皮、睡覺等各種各樣的動作,積極參與、主動學習,學會了在探索中發現,在感受中體驗,不僅體驗了韻律活動所帶來的樂趣,而且藝術感受力、表現力、創新能力等均得到了和諧發展。
活動改進(分析與對策)
1。琢磨著如何讓整個活動如何更有趣,幼兒更喜歡參與,于是嘗試用綠毛蟲吃東西、蠕動、蛻皮等的動作來引導幼兒表現音樂的旋律和節奏特征,比較適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幼兒聽著音樂也玩的很開心。
2。由于課前豐富了毛毛蟲變蝴蝶的相關知識經驗,幼兒能在圖片提示及語言表述的幫助下,學習與樂曲特征相應的動作,培養對樂曲的感受力,對發展動作協調能力、想象力有一定的幫助。
3。整個活動有集體學習也有個別學習,讓幼兒創編動作環節如果個別引導多一點在結合集體復習,幼兒的韻律表演就會更加扎實。
活動感受
本次活動我創設了 “綠毛蟲來和我們玩游戲”這樣一個情境貫穿始終,使幼兒們興趣盎然。依據小班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以及他們天真活潑、好動好奇、模仿性強的特點,我出示了自己根據音樂結構特點設計的形象可愛、富有卡通色彩的綠毛蟲模樣的圖片。讓孩子們能邊聽音樂邊看圖片模仿著綠毛蟲可愛的模樣進行韻律活動。
如果在傾聽的環節,教師根據律動四個部分的不同特點能說明的再清楚些,孩子們理解和記憶就更清楚,為表演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