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韻律活動《小雞出殼》
活動目標:
1.按音樂節奏表現小雞破殼前在殼內的狀態。 2.幼兒能用各種身體動作表現小雞破殼的情景。 3.通過游戲聽辯同一旋律在不同音區的差別,并根據音區的變化動作,體驗創造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地墊若干、gif動畫課件2.初步熟悉小雞出殼的音樂。
3.事先幫助幼兒積累有關母雞生蛋、孵蛋和小雞出殼方面的知識。
活動過程:
一、 律動入室
教師帶領幼兒自由做動作律動入室。
二、 欣賞音樂,感知音樂旋律
師:聽!小雞說了些什么?你覺得這段音樂告訴我們小雞在蛋殼里干什么?
三、 根據音樂創編動作
師:1.聽聽媽媽說了些什么?
2.你們想用身體的哪些部位來碰蛋殼?
3.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碰蛋殼吧,看哪只小雞最棒?
四、完整表演一遍
師:1.看看媽媽告訴我們什么好辦法?
2.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3.誰告訴我你剛才是怎樣用力撞蛋殼的?上來告訴大家
五、用多個部位創編動作,要求做到動作協調
師:誰會同時用多個身體部位撞蛋殼?
六、兩兩合作
師:1.現在請小朋友找一個好朋友,兩個人一起來表演(一人做蛋殼、一人做小雞第二遍交換角色)
2.請一兩對小朋友上來表演。
七、結束活動,律動出室
小雞們,讓我們跟著媽媽一起到草地上做游戲吧!(撿蛋殼律動出室)
活動反思:
今天上了節小班律動《小雞出殼》,現將反思如下:
1.情境創設不夠,使幼兒沒有進入角色積極參與《小雞出殼》活動。
今天是借班上課,活動前沒有和孩子熟悉,孩子對我很陌生,光憑一個雞媽媽的胸飾,以母雞媽媽的身份和孩子打招呼,孩子沒有進入雞寶寶的角色。活動前可以就以母雞媽媽的角色和孩子進行一些互動游戲,帶著雞寶寶玩一玩,還可以借助一些教具,例如圈,作為雞寶寶的蛋殼,雞寶寶鉆進去,再從里面鉆出來,幼兒容易進入到雞寶寶角色,在殼里睡覺、從蛋殼里鉆出來,體會到小雞出殼的樂趣,在活動中我也需要和孩子一樣進入角色,角色定位要一貫,孩子是我的雞寶寶,我是他們的雞媽媽。
2.活動重點沒有突出,難點沒有突破。
本次韻律活動讓孩子隨著音樂節拍探索模仿小雞出殼的整個過程(小雞睡覺-出殼前-出殼-邊走邊找食),今天整個活動下來后,覺得幼兒在探索模仿小雞睡覺、出殼、還有走路找食的內容較零碎,重點不夠突出,所以還可以再做一些調整,可以直接圍繞小雞如何出殼進行動作上的探索。活動中難點是引導幼兒如何跟著節拍做動作,所以我采取了先讓幼兒完整傾聽兩遍,然后再分段讓幼兒先欣賞再模仿,我的指導策略是邊講故事邊傾聽,邊做動作邊傾聽,但這樣做影響了幼兒單純的感受音樂的旋律和節奏,在探索模仿時教師的動作節奏也沒有很明顯的讓幼兒感受到,所以幼兒在隨音樂節奏進行律動上掌握還不是很好。
整個活動下來,感覺我的準備不充分,特別是對幼兒已有經驗的了解上,在前期我主要是在音樂上、教案上,但也只是我一個人的閉門造車,所以我深深體會到上好一節課,不但要鉆研教材更重要的是要研讀我們的幼兒。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多和孩子接觸,在和孩子互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還需要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查閱律動的相關資料,這樣我才能在律動甚至音樂教學上有著較快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