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好玩的魔術》活動反思
“魔術”在人們眼里一直是個很神奇的東西,很多的人愛看魔術喜歡魔術。而在大班孩子的眼里,那個無所不能的人物——“魔術師”是非常神奇的,對于有了生活經驗和獨立思維的大班孩子就會更加喜歡這個人物,并且興趣濃厚。由于天氣原因戶外活動時我給孩子們帶來了我曾經看到過的一個活動《好玩的魔術》給幼兒上了一節有趣又生動,開心放松的課。
這個活動選材非常新穎,環節環環相扣,層層遞進,讓人眼前一亮。在目標定位上是根據幼兒的實際能力,是幼兒可以達到的。活動中不管是老師變魔術還是幼兒自己發現秘密自己操作都體驗到了快樂,被表演所吸引,也對老師產生了喜愛和崇拜之情。
活動過程中當老師變撲克小魔術時孩子們已被深深吸引了,這個神奇的事讓他們又驚又喜。尤其是后來幼兒先看老師變的“小兔”還有“一個小圈變大圈”的魔術,充分讓幼兒的思維得到鍛煉,幼兒們的想法因為魔術的神奇跟著也創意十足,因為魔術的謎底太讓人驚喜好奇了。
整這個活動中,幼兒非常渴望自己也能把魔術變出來,因此在實踐操作中,老師先讓幼兒由看老師變,自己猜,自己操作,到講解秘密,自己再做的情況下,幼兒對于魔術操作的不僅好,也非常有興趣,思維和動手能力一起提升。孩子們在周老師的帶領下,暢游在魔術的王國里。
對于這個活動我也進行了反思:如在老師變完“小兔”中應留些時間讓小朋友自己去猜想,然后再按自己的猜想去操作。
在揭開“小兔耳朵”和“一個小圈變一個大圈”活動的秘密中老師應對這兩個環節分別進行小結,讓幼兒更好的了解這些魔術中隱藏的秘密和變魔術時要用的“假動作”,讓幼兒能夠更好的學會魔術中的“假動作”“把秘密藏好”等“專業”知識。對這兩個知識點老師沒給孩子很好的提煉梳理,以致很多幼兒不明白也不會操作。
還有就是老師的引導語要簡單明確,在幼兒操作剪圈這個環節時老師示范操作中語言指令不夠明確導至有些幼兒剪圈剪到最后時不敢減下去,怕剪壞了。
總體來說這節活動還是比較成功的,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也一直挺高,讓人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