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活動:好玩的魔術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魔術技法:“假動作”。
2、激發幼兒對事物的探究興趣,感受魔術帶來的歡樂。
教學準備:
彩色紙若干、背景音樂、教學課件、幼兒觀看過各種魔術表演
活動重難點:撕小兔和探索魔術表演的方法。
教學方法與手段:演示法、操作法、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實物導入
1、 師:今天我帶來了一張紙,看,我把它變成了一只小兔子。我是用什么辦法把它變成兔子的?(撕)
2、 請小朋友們也來撕一撕,把它變成這樣一只兔子。”
(幼兒動手操作,教師適當幫助操作中有困難的小朋友,鼓勵幼兒大膽探索撕兔子耳朵的方法。)
師:先撕完的小朋友可以試一試用什么辦法讓小兔子的耳朵動起來。
3、交流與探索。
師:你用了什么辦法使兔子耳朵動起來?(可以吹、用手撥動、跑起來等方法)
小結:你們想了很多辦法,可以用風的力量讓兔耳朵動起來,還可以用手,真動腦筋!
二、變魔術游戲。
1、教師示范變魔術。
師:今天我要用魔術讓小兔子耳朵動起來,(教師假裝從空氣中抓了一根線)你們猜我手里抓了什么?
師:這是一根神奇的透明的線,(穿到兔子耳朵里),現在我要拉動這根線,你們覺得兔子耳朵會動嗎?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
提問:小兔子的耳朵動起來啦,我的魔術厲害嗎?請你為我鼓鼓掌。我是怎樣讓兔子耳朵動起來的?
師:你想不想也來試一試這個魔術表演?
2、幼兒初次探索“拉線”,討論操作結果。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做出“引線”的動作,感受表演的樂趣)
師:為什么你的兔子耳朵動不了呢?
教師展示小兔子的背面:你們發現了什么秘密?除了紙沒有全部撕下來,還有一個什么秘密?(拇指在動)。
3、再次操作,探索讓小兔耳朵動起來的方法。
師:現在我們都知道了這個魔術的秘密,剛才紙撕掉的可以去換一張紙,看看這一次你的小兔子耳朵能不能動了?
幼兒再次操作,教師觀察幼兒表現,收集問題。
師:我看到有個小朋友的也用手去撥中間的紙片,可是兔子耳朵還是不動,可以討論一下,為什么呢?
小結:原來要往下拉動紙片才能使兔子耳朵動起來。
4、探索控制兔子耳朵的方法。
師:這次我們要讓小兔子聽話,請你試試讓左邊耳朵動一動的方法,右邊耳朵動一動的方法,兩只耳朵一起動。
集體表演:我們學了新魔術,一起來表演一下吧。
三、活動延伸。
1、 師:我看到大家都成功了,大家都很棒!我有一個問題想問問小朋友,為什么老師要說引一根神奇的線呢?
師小結:那個神奇的線是魔術師們經常在變魔術時做的假動作。
師:今天我還帶來了一個魔術表演,請小朋友也來火眼金睛,找一找魔術中的假動作。
延伸與小結:大家可以回家以后把這個魔術表演給爸爸媽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