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活動:動物的尾巴(精選2篇)
中班科學活動:動物的尾巴 篇1
【活動目標】1、探索動物尾巴的奧秘,了解動物尾巴的特別作用。2、萌發幼兒喜歡小動物的情感。【活動準備】1、知識準備:鼓勵幼兒與家長就共同收集就有關動物及尾巴的圖片,幫助幼兒豐富感性認識。2、布置“動物和它的尾巴”圖片展覽。3、小動物借尾巴的視頻、《動物捉迷藏》ppt。4、幼兒人手操作材料:動物圖片和尾巴圖片。【活動過程】 一、游戲《猜一猜》:(1)出示背景圖,引導幼兒尋找露出來的尾巴,鼓勵孩子參加討論,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和認識。師:你找到了誰?為什么? (2)討論:你知道這些動物尾巴的作用嗎?二、播放視頻《小壁虎借尾巴》,了解動物的尾巴的作用。師:到底這些動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我們一起來聽歌故事,尋找答案吧!(1)觀看視頻,欣賞故事《小壁虎借尾巴》。(2)通過提問,了解故事中動物尾巴的形狀及作用。 師:小壁虎尾巴斷了,它向誰借尾巴?小魚的尾巴像什么?它為什么不借給小壁虎?老牛的尾巴像什么?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嗎?為什么?燕子的尾巴像什么?它的尾巴有什么本領?(3)通過討論進一步了解小壁虎的尾巴能“再生”。 師:小壁虎沒借到尾巴,回家后發現了什么?小壁虎的尾巴為什么又長出來了?三、播放課件,幫助幼兒了解其它動物的尾巴的特征及用途。師: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有尾巴?它的尾巴有什么本領?(幼兒帶上資料向同伴介紹)四、操作練習,給小動物找尾巴。(1)把各種小動物和相應的尾巴圖片粘貼在一起并說說它的作用。五、活動延伸:(1) 區域操作活動:《找找動物的尾巴》。(2) 觀看視頻《動物世界——動物的尾巴系列》。(3) 找錯。(4) 連一連、找一找。
中班科學活動:動物的尾巴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常見小動物尾巴的不同特征和用處。
2、萌發探究動物尾巴的興趣。
3、培養觀察,比較能力。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準備:
童易軟件、動物尾巴的表格、小動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想一想,了解常見動物尾巴的不同特征。
1、師:最近,我們一起認識了許多不同的動物。可是今天森林里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有一只小動物掉了一條尾巴,請你們猜猜看這是誰的尾巴?為什么?
2、師:你們真厲害,猜出了這條尾巴是小松鼠的尾巴!可是森林里還有一些小動物也掉了尾巴,想請你們幫忙找一找。你覺得這條尾巴是誰的呢?為什么?這條尾巴像什么?(播放課件)
3、它們的尾巴一樣嗎?不一樣在哪里?
小結:原來動物們的尾巴形狀各不相同,有的大大的、有的長長的、有的短短的……
二、了解常見動物的尾巴有不同的用處
1、師:我們剛才認識了那么多不同的尾巴,小鳥要來考考小朋友了,你知小鳥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如果小鳥沒有了尾巴,會怎么樣?請根據老師的這張表格來想一想猜一猜。(出示表格)
2、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電腦小博士的正確答案。原來,小鳥的尾巴可以用來做方向盤,掌握飛行方向。(填表)
3、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都要來考考小朋友了,你知道它們尾巴的'本領嗎?(出示動物圖片)
4、完成填表
5、小結:原來動物的尾巴有的可以掌握方向,有的可以用來幫助逃跑,有的可以當成武器,有的可以當成被子,還有的可以用來趨趕蚊蠅……它們的尾巴有這么大的用處。
6、師:哪些動物尾巴的作用是一樣的呢?原來有些小動物尾巴的作用是一樣的!
活動延伸:
1、教師總結,引導幼兒要保護小動物。
2、老師這里還有很多小動物還沒找到自己的尾巴,請有興趣的小朋友在下午的活動中把它們的尾巴找出來。
活動反思:
動物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各種動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常會引發孩子們的探索興趣,在分享閱讀《尾巴》的活動中,幼兒表現出了極大興趣,幼兒對尾巴的外形特征已有所認識,但是對尾巴的作用卻不是很了解。為了讓幼兒更進一步的了解動物尾巴的作用,我設計了《動物的尾巴》這一科學活動。
活動中,我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我通過猜一猜的方法,讓孩子來猜一猜這是誰的尾巴,孩子們興趣很高。接下來我出示了多媒體課件與孩子們進行互動游戲,幼兒們通過幫小動物們找尾巴,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了尾巴的一些特征,這不僅培養了幼兒對局部事物的觀察力也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接著我嘗試了填表格的形式讓孩子了解尾巴的作用。由于孩子們對填表格的形式較少接觸,所以在活動的開始顯得較為陌生,但是孩子們填對了一種作用后,后面的過程都顯得興趣十足。
活動結束后,我發現多媒體技術在幼兒教育中應用,效果是非常好的。通過使用多媒體課件,首先增強了教學內容吸引力,激發了幼兒學習興趣。多媒體課件鮮艷的色彩、多變的動態畫面、聲音的配合,有效地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從而提高他們的興趣,對于某些知識性較強的內容還可以通過形象生動的畫面、聲音和圖像來實現,這樣就更易于幼兒掌握知識;其次增強了教學的互動性,加強了師生互動。良好的人機界面和交互功能使教學更像是游戲。通過在多媒體課件中提供良好的人機交互功能,可能使幼兒不僅能看到、聽到,更可以自己動手去參與教學過程。
在整個活動的執教過程中,自己覺得還是比較流暢的,當然也存在著不足:
1、第二環節“猜一猜”中的動物與第三環節中的動物可以設置成一樣的動物,這樣到第三環節的時候,幼兒就不會還是關注在“猜尾巴”上。
2、活動填表的時候,可以為每個孩子準備一張表格讓孩子們嘗試著填一下。
3、活動中的課件也不要依賴于童易軟件,可以自己制作。活動中缺少動物實物的圖片,可以讓孩子們看看真實動物的圖片,增加孩子們對動物尾巴的印象。在今后的活動中,課前一定要做好大量的準備工作,吃透教材,預設好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在活動中老師拋出的問題,要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讓幼兒完整的表述自己的想法,不局限他們的答案,對于幼兒反饋給老師的信息不要草草了之,應該繼續追問下去,這樣才能激發幼兒更深層次的思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