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活動:水和油(精選2篇)
中班科學活動:水和油 篇1
一、活動產(chǎn)生
中班的孩子們總能從身邊的事物發(fā)現(xiàn)問題,當我給孩子們講到包公利用水和油斷案時,孩子們顯得十分感興趣,一方面是對包公這個人物的興趣,一方面是對斷案采用的方法原理感興趣。《綱要》中說: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活動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探索,并把握時機,給予他們積極的引導。為此,我借著孩子們的興趣,設計了本次活動。我想,只要用科學的方法,正確的解答孩子們的的疑問,引導他們關注周圍生活和環(huán)境中最常見的事物,如水和油的關系,發(fā)現(xiàn)其中的有趣和奧妙,就有助于孩子們保持好奇心,激發(fā)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從小就善于觀察和發(fā)現(xiàn),并在動手做的過程中學到能力和知識。
二、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水和油在相互混合之后的狀態(tài),知道油比水輕。
2、能用語言和記錄的方式表達自己觀察的結果。
3、喜歡動手實驗,能與人協(xié)商,合作,培養(yǎng)幼兒積極探索的科學精神。
三、活動準備
1、水,色拉油,透明一次性杯子,蠟筆,吸管,記錄表等。
2、理解科學詞匯:液體,混合,浮,靜止,不溶于水,溶解。
四、活動過程
1、 情景導入
師出示水和油: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帶來了一杯水和一杯油,你知道哪一杯是水,哪一杯是油嗎?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水和油的關系。
2、 問題探究
1)、師介紹記錄表,幼兒商量做實驗一。
師: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師生共同小結。
2)、師介紹記錄表,幼兒商量做實驗二。
師: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師生共同小結。
3)、師介紹記錄表,幼兒商量做實驗三。
師: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生共同小結:油浮在水的上面。
3、 集體總結
原來不論是水倒入油中,還是油倒入水中,或者把水和油一起倒入杯子,并用管子攪拌,等它靜止下來之后,最終的結果都是分成兩層,油在上面,水在下面。這說明水和油相比,油輕,水重,輕的浮在上面,重的沉在下面。
4、 延伸:
師:小朋友,上一次,我們聽了《包公破案》的故事,那么你現(xiàn)在知道包公是怎么知道那些錢是賣油條的,而不是矮胖子的了嗎?(幼兒討論回答)
中班科學活動:水和油 篇2
活動目標:
1、觀察水和油混合時互不相溶的現(xiàn)象,激發(fā)探索的興趣。
2、了解哪些物品可以去除油漬,開拓幼兒的視野。
活動重點:
幼兒動手操作并得出結論:水和油是互不相溶的。
活動難點:
幼兒能在試驗中操作,要發(fā)現(xiàn)油和水在杯子會發(fā)生什么變化,產(chǎn)生什么現(xiàn)象,并能得出結論。
活動準備:
1、幼兒初步認識了洗滌用品。
2、燒杯、攪棒每人一套;油、水、洗衣粉、洗潔精、蔬果凈、洗手液、肥皂水、雪碧、鹽個四份;每人一塊有油漬的毛巾;連線標記卡。
3、制作課件:《小雞和小鴨洗澡》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提出問題:①教師:小朋友,桌上的杯子里裝的是什么?(水和油)
②教師:那它們有什么用處呢?
2、既然油和水有那么多的用處,那我們來做個好玩的試驗。小朋友想一想,把油和水倒在你們面前的杯子里,會怎么樣呢?(幼兒猜測并做出回答)
3、幼兒動手操作并得出結論。(教師引導:可以先倒入水,也可以先倒入油;可以油多一些,也可以水多一些,或者一樣多,看看油和水在杯子里會發(fā)生什么變化,產(chǎn)生什么現(xiàn)象)
4、小結:水和油互不相溶,無論用什么方法,總是油在上,水在下。
二、基本部分
1、舉一些常見事例,并播放課件《小雞和小鴨洗澡》,引出生活中油和水互不相溶的現(xiàn)象,加深幼兒印象。提問:
①小雞和小鴨在水里的時候,它們的羽毛怎么樣了?
②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小鴨的羽毛有一層保護油層,水不能侵入到里面,它們的羽毛一抖,水就從羽毛上滑掉了,所以小鴨洗澡的時候,身上干干的;而小雞羽毛上沒有這種保護油層,小雞一到水里,羽毛就浸濕了,變成了一只落湯雞。)
2、幼兒操作,感知能去掉油漬的物品。
①剛才小朋友說了油的許多好處,可是有時候油也會帶給我們很多麻煩。昨天我吃飯的時候不小心把油滴在衣服上了,有什么方法來去掉油漬呢?
②出示準備好的實物,請幼兒說說哪些東西能和水溶在一起,并能去掉油漬。
③請幼兒清除毛巾上的油漬,得出結論:洗衣粉、清潔精、肥皂水等能去除油漬,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洗滌用品。
三、結束部分
1、提問:小朋友還認識哪些洗滌用品?每種洗滌用品都有不同的作用,你知道它們的各自的作用嗎?
2、給標記卡連線:每位小朋友椅子下面都有一張連線卡,上面是洗衣粉、洗潔精、洗手液、蔬果凈,想想它們分別用來干什么,然后用直線和下面的水果、衣服、碗、手連起來。
教學理論依據(jù):
水和油是孩子生活中很常見的物品,往往孩子都不在意,幫助孩子從身邊平常的東西中尋找并發(fā)現(xiàn)科學內(nèi)涵,從小培養(yǎng)孩子一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從實際生活中取材。油和水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油和水混在一起到底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這是在生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但又不太注意的現(xiàn)象,我抓住這一現(xiàn)象,意在通過觀察記錄和實驗操作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對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觀察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是非常有利的。
在操作前,我請幼兒先猜測把水和油倒在一起會怎么樣,我原先設計的是請幼兒猜測后要下座位記錄猜測的答案,然后回中間交流,再下座位實踐驗證并記錄,然后再集中交流。后來我覺得這樣會讓幼兒來回走動的次數(shù)太多,于是我就改成了集體記錄,然后看看課件《小雞和小鴨洗澡》,知道油和水互不相溶。我和孩子們總結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油總是浮在水面上的,最后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動手操作,感知能去掉油漬的物品。
整個活動活動上下來,孩子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還是挺高的,如果把環(huán)節(jié)設計的更加富有童趣一點,更加新穎一點,這樣或許孩子參與和表達的興趣會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