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區域活動與幼兒發展
區域活動雖能全面發展幼兒,但由于幼兒的實際水平有所差距,因此,對幼兒的要求不要統一,而是要因人施教,采取不同措施,分層次指導,提供適合每個幼兒的活動材料,使幼兒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如科學區——美麗的春天,由于孩子存在個別差異,我沒有做統一要求,而是把孩子分成三組,一組請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幼兒講述美麗的春天,一組畫春天,一組剪貼春天,提供適合幼兒的活動材料,收到良好的效果。
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想象是無意想象,屬于想象的低級階段,可以向有意想象、創造想象,也就是向最高層發展。而區域活動的材料正是給幼兒提供了創造想象的機會。在與幼兒一起活動時,注重教幼兒創造的方法, 而不是教幼兒某種玩法,把創造的余地留給孩子們。如結構區——拼插,我只教給幼兒基本拼插方法,讓幼兒掌握基本知識后,根據自己的意愿去想象、去創造。幼兒拼插了火車、輪船、飛機、樓房,積極性很高,也很認真。有的幼兒說:“我插了一艘大客船,是出國的。”還有的說:“我造了一架飛機,我要帶老師和小朋友去北京游玩。”在繪畫區中,教給幼兒簡單的繪畫技能后,讓幼兒自由繪畫,有的幼兒畫大母雞下了蛋,竟然把雞蛋畫在雞嘴上說:“母雞在吹泡泡。”有的把雞蛋畫到天上說:“雞蛋飛上天變成太陽了。”這樣,幼兒邊畫、邊想、邊操作,想象力和創造力都能得到發展。
每次活動臨近結束時,老師要對整個活動給予評價。師生共同欣賞作品,給予肯定、鼓勵。這對以后活動的開展,調動幼兒對下次活動的濃厚興趣,都是很有必要的。
三、做好家園聯系,搞好保教工作,是開展區域活動的有力保障。
在區域活動中,保教不能分家,如每次活動結束時,評價完作品后,要及時教育幼兒整理場地、洗手、擦桌子等,培養幼兒良好地生活衛生習慣。有的活動單憑老師與幼兒的力量是不夠的,這就需要與家長密切配合,需要家長參與活動,如小小風箏會、燈展、慶六一等活動,大量的手工制作,需家長協助、共同制作。這樣既促進了家園聯系,又開拓了幼兒的視野。
總之,來自實踐的收獲是非常豐富的,但要從中提煉出規律性的東西需要經過消化吸收和加工構造,短時間內是難以完成的,因此,搞好區域活動是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敢于改革創新,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幼兒的活動既生動、又活潑,既能發展幼兒的智力,又能提高幼兒的活動興趣,讓孩子們生活在一個豐富多彩的童話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