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放手是為了更愛你
懷揣對幼教事業的熱忱,我在幼教這一平凡而又光榮的崗位上堅守了十幾年,教育理念的不斷推陳出新,
使得我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探討、緊跟時代的步伐,做新時期的幸福教師。
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發揮著主導作用,教師要充分肯定幼兒的主體地位,相信幼兒的能力、尊重幼
兒的想法和需求,學會傾聽、學會賞識、學會寬容、學會鼓勵,我們的園所精神——愛、勤、精、新中指
出愛的前提是尊重,愛的智慧是賞識,愛的藝術是寬容,愛的途徑是交流,愛的精髓是奉獻。愛孩子首先
要尊重孩子。
在家園聯系時,我們經常對家長說:“放手讓孩子去做,孩子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要充分尊重孩子的
發展需要。”然而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我們教師總是忍不住大包大攬,這些貌似愛孩子的行為實則剝奪
了孩子發展的權利。
1.愛孩子就要充分尊重孩子發展的需求,放手讓孩子去做。
今年我接新班,最小的孩子不到兩歲,剛入園那會兒什么都不會,吃喝拉撒樣樣都需要教師幫忙,雖然我
很喜歡幫助他們,但幫助他們之前為什么不先讓他們試試呢?我的兒子今年5歲,1歲開始自己練習吃飯,
兩歲已經可以幫助我盛稀飯、洗碗,自己穿脫褲子、襪子還有鞋子,三歲自己擦屁股,四歲自己洗襪子、
刷鞋(雖不是每次都讓寶寶干,但只要有時間我就會讓他參與)我的孩子都能做到,我相信只要放手讓孩
子們去做,他們一定也行。
新班幼兒入園的第三周,我班開始讓幼兒自己取飯菜,剛開始孩子們很新奇,忘記了哭鬧,都小心翼翼的
端著,吃起飯來也主動多了,不再等著老師喂,撒飯現象明顯減少。慢慢的有的幼兒能主動再取第二份飯
,看著孩子們的進步,作為教師我由衷的高興。
2.愛孩子就要相信孩子,孩子你能行。
幼兒園一日生活皆教育,每當托班吃蝦時,老師們就顯得特別忙碌。看著祝老師分完飯后再一次要動手幫
助孩子剝蝦,我忍不住詢問道:“祝老師,先教孩子們自己動手剝,實在不行咱們再幫忙好嗎?”這時,
祝老師不高興了,說:“托班就要求老師幫孩子剝,他們根本自己剝不了。”“那咱們就嘗試一下,他們
已經夠大了,可以自己動手的。”在我的再三堅持下,祝老師放棄了堅持。為了引起孩子們的興趣,我拿
起一只蝦“咦?這只蝦的衣服怎么還沒有脫掉呢?這樣孩子們怎么吃呀?恩我得想個辦法!”這時孩子們
都聚精會神的看著我,于是我先教孩子們剝蝦的方法,然后分別指導幼兒,說實話教孩子剝蝦真不如替孩
子剝蝦省事,但看著孩子們認真的小臉,聽著孩子們剝完蝦后的歡呼:“老師我成功了!”作為教師,那
種幸福不言而喻!
3.擺脫依賴,真正放飛。
在一次培訓中,曾聽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只雛鷹卻怎么都學不會飛翔,換了好幾位訓導的人,在一再的鼓
勵、利誘下仍然沒有成功,后來有一位智者想到一個辦法,把雛鷹依賴的大樹砍倒,結果出人意料,雛鷹
竟然飛了起來。由此可知,砍斷了依賴,實現了蛻變。我們班的姝然是位年齡較小的妹妹,在小便穿脫褲
子時,總是喜歡依賴老師,不愿意自己動手。看著她無辜的小眼。渴求的神情,我總是會心軟幫她提褲子
,每當她達到目的,得意地笑時,我就告訴自己再也不能幫她提,要逼她自己動手。可是聽著她號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