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我會發“電”了
“摩擦起電”的材料在我們的“聰明屋”已經放了很長的時間,雖然每次都會有孩子去嘗試玩一下,但是一直都沒有人成功過。今天陽陽選擇了這份材料后拿起一根長長的塑料尺,然后速度很慢的一下一下在身上來回的摩擦著。摩擦了一會他把尺放在了碎紙的上面,但是碎紙沒有吸上來。他又換了一根筷子,同樣是來回的摩擦,也沒有成功。這時他開始東張西望尋找新的目標了,在他要放棄時,我走了過去說:“陽陽,你成功了嗎?”他有點不好意思的小聲回答說:“沒有。”“那我跟你一起來吧,怎么樣?”他看著我停頓思考了幾秒鐘后說:“好的。”于是我也拿了塑料尺我們開始一起摩擦。
當孩子在操作活動中遇到一定的困難,這種困難阻礙了他的操作探索時,老師的及時介入能有效的引導孩子開展進一步的操作。介入的方法有很多種,我所選用的是間接介入的方法,以同樣游戲者的身份引導他的游戲,孩子更易接受并投入到探索中,并在探索過程中引發思考。
“陽陽,我們摩擦的時候不一樣哦!彼O驴戳宋乙粫f:“你很快的!”“你也試試吧!痹谖业慕ㄗh下,陽陽明顯加快了速度,并且非常認真的摩擦了好一會,接著他又把塑料尺放到了碎紙上,這時,有幾片碎紙“跳上”了塑料尺,這讓陽陽興奮不已,他高興的大叫起來:“陳老師,快來看!吸起來了!”我為他鼓掌了,有了我的鼓勵,陽陽接著開始不停的磨塑料尺,這次明顯在速度上更加快了,而且可以看出他非常的用心,并期待著能吸上更多的碎紙。在他“工作”的時候,我問他:“為什么第一次你沒有成功,后來一次卻成功了呢?”旁邊的聰聰用稚嫩的聲音搶著說:“他磨得快了呀!”“對的,快了就能吸起來,慢了不行的!标栮栒f。說著,他把塑料尺再次放在了碎紙上,這次好多碎紙一下子就上來了,兩個人開心的大叫起來。“好多好多了,都上來了!甭斅敽爸j栮栕院赖匕殉吲e得高高的,面帶笑容,其他孩子也聞聲過來,向陽陽投以佩服的目光。旁邊的晨晨看了說:“這是靜電呀。媽媽說過的!标栮栍悬c驚訝的看著他,其他孩子也開始“靜電”“靜電”的說著,陽陽來了一句“我會發電了”,“發電”成了大家的熱門詞。幼兒探索的過程中除了需要老師的引導為更需要的是老師的鼓勵和同伴的互動,這能點燃孩子心中小小的自信,并激發他之后更多的探索活動。孩子的“工作”是通過自己動手操作親自理解和感知,從而收獲知識積累經驗。在今天的活動中孩子在老師的引導和提問中,發現了實驗成功的關鍵之一是要速度比較快的摩擦,這是收獲一。收獲二就是“靜電”,他們先感知了現象再知道了原來那是“靜電”,而事先的操作實驗能幫助孩子理解“靜電”。陽陽的成功引起了孩子們的“發電”熱,好多孩子放下了自己的游戲材料,開始“發電”了。聰聰拿起了旁邊的木頭筷子,有的拿起了放大鏡,有的拿來了塑料調羹,有的找了塊積木,有的拿來了旁邊的大螺絲,他們個個在使勁的摩擦著,一次次的嘗試著。
“我怎么吸不起來啊?”聰聰有點焦急的說。
“我已經很用力了,還是不行!
“我要換尺,這個不行!蹦弥e木的俊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