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美的種子慢慢發芽長大
隨著指南的不斷學習與深入,我們對指南中所呈現的理念和隱含的教育價值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有時也會慢慢的運用在教育教學中,還記得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藝術領域中有一句話,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腦海里,“每個幼兒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雖說這句話很簡單、明了,但有時候我們在教育教學中可能會忽視或不經意間磨滅了那顆美的種子。
在我們班級里就有這樣一顆“美的小種子”,被以前老師的錯誤評價,幾乎陷入了枯寂。我們兩位老師不止一次聚在一起探討、商量,還和家長們一起交流分析過,幫助這顆美的種子慢慢長大、開花。每次美術活動開展時,那顆“美的小種子”總是一個人靜靜地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既不拿作畫工具又不拿紙,總之每次交上來的都是空白的,要不就是隨便點幾筆或畫幾筆。我們也曾和家長聯系過也了解其原因。(原來是因為老師錯誤的評價,說她畫得亂七八糟,導致她拒絕畫畫,對畫畫有種恐懼感)
每次看到那顆“美的小種子”,我們班級的兩位老師總有種難過和心痛,我們和家長共同配合試圖重新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可剛開始總是怎么交流都一言不語,慢慢地這種情況有了點好轉。每次美術活動時總是有配班老師陪在她的身邊,和她一起共同完成繪畫作品,還不斷的鼓勵她,請她介紹自己的繪畫思路,還請她上臺向同伴講講作品的內容。在一次的鼓勵中,她慢慢的會嘗試著自己動手作畫,在我們大家的努力下那顆“美的種子”慢慢的發芽了。
其實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應該不斷地反思和探討,幼兒不同于成人,他們不但在感受與理想事物方面與成人不同。而且在表達自己認識與情感的方式上也跟成人不一樣。所以我們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給予評價。應該先聽聽孩子的想法后在做出一定的評價。我們也應該給孩子們一些理解、尊重和支持,讓這些美的種子在溫暖的陽光照射下慢慢的生根發芽,慢慢的長大成為一顆顆參天大樹。我想這是作為每個幼教工作者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