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用愛進行
“教師”是個多么耀眼、神圣而又受人尊重的名詞,教育失去愛,不稱為教育。沒有愛的教師是失去靈魂的、可恥的。教師的神圣職責是帶給下一代希望,傳授終身受益的行為習慣。是教給幼兒如何做人的先行者,授業者和執行者。用愛進行教育教育不能沒有愛,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他們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也是說教師的道德水平決定著幼兒的道德水平。教師應用愛去奉獻事業,教育要用愛進行,熱愛職業,熱愛幼兒方為完美,也是教師必須具備的道德素質,教育必須用愛去進行。
一、教師應具備愛生如愛子的情感。
教師對幼兒的愛是非血緣關系的愛,是既普通又神圣的超越的愛的詮釋,兒童成長有兩個源包括父母與老師,在幼兒園很自然地將與父母的思想情感與愛的要求轉移到教師的身上,除此之外更渴望能得到老師給予的愛與最親切的關懷。師愛是師德的靈魂。教師熱愛幼兒是必不可少的神圣使命,是一名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關愛幼兒等于關愛自己,也就是關愛自己的職業,是教師的一種寶貴職業情感,是種珍惜,也是種對生命的表達。
教師對幼兒的愛,即是敬業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師高尚品德的自我,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師教書的職責。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們,讓每個幼兒處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以便感受和模仿,而當幼兒受到感動、感染,師生間的感情更近愈加信賴,就形成一種親子、朋友親人般得角色,從而促使他們更自覺更樂于接受教導和勸告。
愛生如愛子,除了是教師的一種道德素質之外,還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著重體現在教師誠心誠意地愛護幼兒、信賴幼兒、尊重幼兒,使得彼此之間得到一種平等互動、互相信任、互相傾心是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基礎,如此的師風師德才能真正誨人不倦,教好幼兒。
二、愛的詮釋。
教師對幼兒的愛融合于師生實際的交往中,既具體、實在又可感。幼兒教師是人生第一位啟蒙老師,是第一開智者,是教幼兒如何做人的先行者。因此,我們對愛的使用必須是適當而合適的,相反只會適得其反,我們自身的修養必須做到文明、禮貌、善于與人合作、待人真誠、有耐心、不急躁、談吐文雅、誠實可信、表里如一、動之以情、以情育人、曉之以理、以理塑人,相信身教總比言傳來得更有效,更實際。
對幼兒正確地使用用愛,必須尊重幼兒、信任幼兒、理解幼兒寬容幼兒,在過去的十幾載的幼教生涯中,我所做的是自以為是愛幼兒的最好的方法,對“違規”或“出錯” 的幼兒經常擺出多么權威、不露笑容的嚴肅表情的面孔對他們進行著自以為是的“說教教育 ”嚴厲的批評和訓斥,回想起真是太多的“過”了 ,為什么不學會用寬容、用愛心去教育呢?經過這次的師德講座我深深的受到啟迪,假如不愛幼兒,寧愿離開這行業,沒有愛的教育不稱之為教育,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稱之池塘。在現實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無不感受到愛的力量的宏大。如果身為幼教工作者不喜歡幼兒,不愛幼兒,留在沒有愛的工作上確實是孩子們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悲哀!對幼兒應以博愛積極的心胸履行教師應盡的責任,一個微笑、一個點頭、一個默默的贊許眼神、一片熱烈的掌聲,都在傳遞、分享愛,使用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