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這是我的
小班孩子在幼兒園里哭,有很多理由:想媽媽哭,沒看見小朋友哭,沒玩具哭,肚子餓了哭,看見別的人哭也哭------總之,想哭就哭。但只要你去了解,那理由千奇百怪。 一天,媽媽送楊來幼兒園,進教室很高興,媽媽走了。他走向座位突然大哭,我走過去一看,沒人坐他的位子。為什么哭?他指指座位不說話。我忙問:“這不是你的小椅子,對嗎?”她點點頭。“我們去找”拉著她繞著座位找遍了也沒看見,又問“是什么樣子的?”最后,他邊哭邊說椅子的樣子。我又帶著他繞了一圈,他都搖搖頭,并且哭得更兇,眼睛還一邊在教室里搜尋。我想:他可能不記得了,哄哄他讓她安靜,過一會兒就沒事。于是我坐到門口準備去迎接小朋友的到來。楊跑過來,拉著我要坐的椅子。我問:這是你的椅子?“是,這是我的!”然后拉著小椅子心滿意足地坐在座位上,我觀察了一會兒,他像沒事兒一樣和小朋友玩得多歡,與剛大哭的她判若兩人。一場哭鬧就這樣平息了。 這孩子看起來像很固執,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大人會認為孩子不聽話,其實不是,這是他秩序感正在形成,他認為他坐的椅子就是他的,我們只有滿足他才有利于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