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細節教育不容忽視
俗話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決定孩子成長的關鍵因素,父母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規范孩子的言行,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前幾天去一家餐廳吃飯,正吃得開心的時候,突然傳來了一句尖尖的叫聲:“嗨,我要喝水!我要喝水!”隨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原來隔壁桌坐著一位母親與小孩,他們也正在用餐。只見坐在一旁的母親看了看孩子,沒作聲。這孩子竟一聲比一聲高。“嗨,我要喝水!我要喝水!”母親望著孩子心平氣和的問:“請人幫助的時候應該怎樣說?”孩子歪著頭想了想,說:“請你給我倒杯水好嗎?”聲音也隨著柔和了許多,母親連忙接道:“嗯,好聽多了,還能說得更好聽嗎?”“媽 媽,麻煩你,請給我倒杯水。”聽著這一對母子一問一答,我不禁被這位母親教育孩子的細心與耐心所折服。其實,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類似的“小”事情,而孩子正是從這一點一滴的小事情中學會與人交往,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與行為習慣。孩子的道德情感是不深刻的,大都是模仿成人的口頭要求在集體活動和成人道德評價影響下逐漸發展起來,如果每一個為人父母者,都能像這一位母親一樣從孩子的一言一行抓起,那么孩子一定會具有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