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我討厭弟弟
(3)教孩子學會溝通
兄弟姐妹間常常會為爭搶玩具或食物而發生沖突,父母應教育孩子學會使用語言進行溝通,如“你能把玩具給我玩兒會嗎?”或者告訴孩子們玩具可以大家換著玩、輪流玩。一旦發生了沖突,父母不要直接干涉,盡量讓孩子自己解決,“你們認為這件事應該怎么處理呢?”讓他們在實踐中學會與人溝通的技巧。
。4)教孩子學會分享
在家中,父母要告訴孩子們有些東西是他自己的,比如童話書、玩具,但有些東西是公用的,比如電視、冰箱、汽車等。食物是每個人都有份的,不是某個孩子一個人的。父母可以讓孩子們拿出一些東西出來分享,如一起玩玩具,一起聽故事,大家一起想出一個好主意,分享彼此高興的心情等。
。5)對哥哥多一些關心
多關愛大的,告訴他現在弟弟小,只能靠大人的照顧才能長大,所以大人會多照顧弟弟一些,但這不代表大人不愛他了。另外要找時間單獨帶大的出去玩或者吃飯,也讓他有單獨獲得父母特別關照的時候。不要刻意要求大的必須讓小的必須照顧小的,要認可大的嫉妒允許他嫉妒。小的只是占用了多的照顧時間,但不代表小的獲得的愛也比大的多。
。6)通過教學活動讓幼兒知道照顧弟弟很光榮
在幼兒園中我們老師也會通過故事和兒歌的多種形式進行引導,讓小政知道自己是哥哥,在有些時候要照顧弟弟,照顧弟弟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
通過了一段時間以后,小政有了很大的變化,上學也不鬧了,聽他媽媽說前天我們全家出去,不知道怎么回事,小兒子不知道怎么從我手上摔了下去,一下就摔到座位下去了,小兒子馬上哭了起來,我覺得好笑,就笑個不停,大兒子馬上說:你還是不是他媽媽,自己的兒子摔跤了還笑成這樣。你不心疼你兒子,我還心疼我弟弟呢!太過份了。當時那表情,那語氣,真的是太搞笑了。 有了小兒子后,陪大兒子的時候少了很多,特別是這大熱天,更不想出門,兒子只好跟著他舅舅到處玩,昨天他們又去了兒童公園,走之前兒子來一句:媽媽,我走了,你好好照顧我弟弟啊!多大人的口氣啊!一點都不會因為我們沒陪他去玩而不開心。每天早上起床,如果我們還沒起床,小兒子醒了,總是大兒子過來陪他玩,給他講故事,給他唱歌,陪他說話,給他拍背,給他拿玩具,看見那一幕,真的感覺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