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特異功能”的雞
今天的繪畫課,我教小朋友畫雞的一家:有公雞、母雞和一群小雞由于公雞、母雞前兩節課幼兒才學過,所以這節課我沒有進行示范畫,只是對幼兒提出要求:雞的一家都有誰?它們在哪里?在干什么?會發生什么事情?畫面怎樣布局?顏色怎樣搭配等等。許多幼兒根據自己的繪畫經驗和生活常識進行了回答,可謂是想像豐富,各不相同。但在回答公雞的用色上,許多幼兒都說出“紅紅的臉、美麗的衣裳”,和生活中的公雞相符。
幼兒開始繪畫了,許多小朋友布局很好,顏色搭配也很協調?墒且幌蚶L畫、用色很好的徐俊杰小朋友卻把公雞的臉涂成了綠色,引導小朋友都笑了起來。我沒有笑,也沒有批評他,只是問他:這只公雞的臉怎么是綠色的?和我們平時看到的公雞可不一樣。徐俊杰頭一歪,認真的說:“這是一只又特異功能的雞,一遇到敵人,它的臉就發出綠光,敵人就被它的綠光打跑了,公雞就保護了母雞和小雞!
聽了徐俊杰這番話,我恍然大悟:看來對幼兒繪畫不能光用是否和原有相符合的標準來評價,還要根據幼兒的想像來進行評價。之后。在對幼兒的繪畫作品進行評價時,我不再用單一的標準來評價,而是多問,特別是對特殊的作品,更是多聽聽幼兒的想法和意愿,讓幼兒把自己的畫將給大家聽,讓大家更深的理解作品,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