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處處有教育
做完操后,我們帶領孩子們散步在幼兒園,一位教師正在修剪花草,正當他剪去冬青的葉子時,中班的一個小女孩跑過來對她說:“老師您為什么要剪樹枝呢?他會很傷心的老師不是說不要折小樹枝嗎?”在一旁的我聽了由衷的高興,多么有愛心的孩子啊!看來我們的教育已深入孩子們的心中去了。
也許責問來的太突然,也許干活太投入了,這位教師隨口答道:“小樹又不是人,他不會傷心的。”小女孩愣住了似乎在說老師經常教育我們要愛護花草,不折枝不摘葉,現在老師自己卻用大剪刀使勁的剪樹枝,這是為什么呢?看到這一情形我便走過去笑著對她說:“一個小朋友如果頭發太長,亂蓬蓬的 你覺得好看嗎?”她說:“不好看”“恩,你看老師正在給小樹理發呢!等老師理好后你看看是不是更漂亮了。”冬青樹很快理好了發,小女孩仔細打量著修剪過的小樹高興地說:“小樹理了發更漂亮了。”
我想:今天這件事情,又一次說明教師要尊重孩子的認知特征,記住“時時有教育”的道理,以自己前后一致的言行給孩子良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