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孩子是聰明的孩子
判斷一個孩子的身高可以用尺子來衡量,判斷一個孩子聰明不聰明就比較復雜了,生活中人們常常用一個孩子會多少漢語拼音、會背多少兒歌、認多少漢字、會彈鋼琴等來衡量,其實,這些說法都僅僅談到人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方面,并沒有反映聰明的實質。通常所說的聰明指的是人的智力商數即智商比較高,為此,一個孩子是否聰明還要從什么是智力談起。
智力的定義有種種解釋,在各種說法中比較一致的觀點認為智力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獲取知識,并運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由感知、記憶、語言、思維、想象等功能組成的人類活動是大腦功能的表現。人的智力可以分層次,大部分人的智力屬于常態,還有超常和低常兩個智力層次,它們在人口分布中各占千分之三。智力是人的認識方面的心理特征。
智力的發展與知識技能的掌握有辨證統一的關系,它們彼此既是獨立的、相互區別的,又是相互依存,互為條件的。知識、技能是智力發展的基礎,“無知必無能”一個人不具備一般的社會與自然的知識,什么事也不會做,又怎能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呢?知識貧乏與淺薄不利于智力的發展,領會知識,掌握技能,就是存儲信息、為智力活動提供知識和中介。智力的發展又是獲得知識與技能所必備的能力,一個人智力能力的高低決定著掌握知識的廣度、深度、速度以及運用知識的靈活程度。
所以,如果盲目地灌輸知識、死記知識、機械模仿與單調重復的技能練習,以及沒有因材施教的教育等,都會限制兒童智力的發展。
可見,鑒別兒童是不是聰明,對照智力的特征,一般從如下幾方面衡量:
(一)
從孩子的感知觀察能力強與不強考察。例如,同樣大小的物體在同樣距離內,同齡的一般孩子都沒有看見,只有你的孩子看見了,這就說明你的孩子感知觀察能力較強。又如,在五個同樣大小,形狀相同的小男孩的半身頭像中,其中有一個頭像是沒有眉毛的。同年齡的一般孩子都找不出它們之間的差異,你的孩子卻很快就找到了。這說明你的孩子在有目的有組織的觀察能力方面比較強。
(二)
從孩子的記憶力好不好考察。即記憶是否準確,速度快不快,保持的時間長不長,要用的時候是不是很快就能想起來。例如,認一個漢字,,別的孩子要教10遍才記住,你的孩子教2、3遍就記住了,而且長時期都不忘,你一問他,他馬上就可以他,他馬上就可以說出或認出來,這說明你的孩子記憶力較強。
又如,給幾個孩子同時講一個故事,別的孩子在聽完后只記住個別情節,而你
的孩子卻能完整、準確地把故事復述出來。這說明你的孩子記憶力強。
(三)
從孩子的想象力是不是豐富來考察。例如,要孩子們以“小猴子”為主題自編一個故事,同年齡的孩子只能編出2-3種動物為角色的5-6句話的情節簡單的小故事,而你的孩子則可以把十多種動植物和人編成十句話以上的情節比較復雜的故事。說明孩子的想象力比一般孩子要豐富得多。
(四)
從孩子的思維力發達不發達來觀察。特別是考察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踐活動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力。如,要求孩子盡可能說出水有哪些用途,多數孩子只能列舉出4-5種用途,而你的孩子卻能講出10種以上,說明你的孩子創造性思維能力比較強,他能夠打破常規和舊框框,提出新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