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在正式活動中,“水果店里的水果是怎樣擺放的?”引導孩子思考后去分類擺放。在第二次進貨時說:“這次進貨要請你講一句話:幾個蘋果添上幾個蘋果就是幾個蘋果?”教師運用填空式的句式讓幼兒學說。讓能力強一些,語言表達較完整的幼兒先說,在讓其他幼兒跟著說。隨后用“你們覺得這句話長嗎?怎樣才能說的短些呢?”于是,就有孩子說:“2添上1就是3”,讓孩子明白要說的更短些、更精練些。幼兒在教師語言的暗示下,在模仿的過程中自然地學會了用抽象、概括的語言表達。
3、自然、形成的習慣,讓幼兒會說。
語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躇而就,需要像涓涓溪流一樣,細水長流,在點點滴滴地積累中逐步養成的。幼兒在園的大部分時間是和同伴在一起,而同伴間的相互作用是幼兒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學習可以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幼兒在交往中會調動已有經驗,運用語言技巧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幼兒會說。因此在正式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會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經常進行一些合作性的活動,這些活動需要幼兒與同伴進行討論、協商,需要幼兒在交往過程中根據同伴的態度和行為,調整自己的語言,使幼兒在交往中感受語言交流帶來的樂趣,逐步養成說的習慣,切實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