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用心對待孩子的每個行為
那怎樣才能避免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呢?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我們成人,特別是我們幼兒教師,面對孩子們平時的一些行為、做法,需要我們府低視角,細心地去體會。嚴育洪老師曾經告訴我們,做為一個領導者,必須要“蹲下身子”才能看到民眾的喜怒哀樂,才能呼吸著群眾空氣,感應群眾的呼聲,才能成為人民愛戴的領導。而我們做老師的又何嘗不是呢?誠然,我們不是領導者,但我們是孩子的領航者啊,領航者肩上的擔子重如泰山,做一名孩子喜愛,敬佩的老師,尤其需要我們蹲下身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他們的問題,從而真正做到用心對待孩子的每個行為。同時,我們要深入孩子的內心,尊重孩子的想法,在阻止孩子的行為之前,先仔細考慮孩子這樣做的原因,或者耐心的以朋友的身份詢問孩子這樣做的目的,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不誤解,傷害孩子的每一個行為。
此外,我認為用心對待幼兒的每一個行為,還要求老師必須平等民主地對待幼兒.對全班所有幼兒都要一視同仁,面對千差萬別的幼兒,應該看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全面地、辨證地認識幼兒,不能過早地給幼兒下結論。就像豆豆的事例一樣,我在事后反思,如果將豆豆換成一個平時中規中矩,一直是認真聽講型的幼兒,我還會不會像上面說到的那樣對待他,答案是:不會!這就是我認識的片面性,給調皮的孩子冠以“調皮的罪名”,認為不管他做出什么行為都是在故意觸犯常規,不去考慮他們行為的目的,而枉下定論:他又想調皮了!是啊,這樣對孩子是多么的不公平啊!這就是我們老師認識的誤區,對待孩子的一種思維定勢,不自覺的放大了孩子的缺點,掩蓋了他們身上可愛的閃光點。
經過這件事情以后,我重新認識了班內的每個幼兒,當他們不自覺的犯一些“小錯誤”時,我試著以寬容的心態去理解這些行為,居然會發現這些所謂的錯誤行為其實都是從成人的視角來下的定論,當你真正用愛心,耐心,責任心去對待孩子的行為時,會發現孩子們是多么的天真可愛,現在我愈發地喜歡這份工作了,感謝上蒼給我這份擁抱童真,呵護清純的工作,在未來的工作中,我會牢記:用心對待孩子的每一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