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師教育隨筆14篇
在“三八”節到來之際,我們中二班結合本周主題“我有多愛你”,鼓勵孩子們每天回家都要對媽媽說一句“媽媽,我愛你!”并倡導孩子積極參與“我給媽媽倒杯水”、“我為媽媽做件事”、“我給媽媽畫幅畫”等活動。
通過一系列不懈的感恩教育,我相信孩子們會伴隨著愛快樂成長,他們也會因愛而感動,為愛而行動!
讓我們滿懷信心期待孩子們的精彩吧!
9、分享快樂
今天中午準備離園時,我想起了我包里還有一些糖,是我昨天參加朋友婚禮帶回來的。
“孩子們,快來排隊,老師這里有糖要分給你們。”
“耶!耶!老師要分糖了。”孩子們歡呼著,雀躍著,眨眼間就分兩排站好了。
孩子們一個個都喜滋滋的看著我。
我拿過包讓孩子們 一人拿一塊, 每個孩子都挑了一塊自己喜歡的,最后剩下三塊,我說:“留給今天沒來的孩子吧。”
“老師自己沒有孩子嗎?”鑫鑫問曉琪。曉琪搖搖頭。
子涵搶著說:“我知道,老師家有兩個很漂亮的姐姐。她們的相片都在老師的筆筒上貼著呢,不信你去看看。”
“那老師為什么不把糖留給她的孩子吃?”
“嗯,老師可能忘了。”
“老師是不喜歡她們嗎?”
“ 還是問問老師吧。”
我聽著孩子們的討論,笑了:“孩子們, 老師很愛我家的兩個孩子。”我指著我女兒的照片說::“這是你們的大姐姐,她讀大學不在家,這是小姐姐,她讀小學四年級也很大了,她們都很有愛心,她們如果知道老師把糖分給你們吃,也會很開心的。”
“為什么姐姐吃不到糖還很開心呢?”奇奇歪著腦袋很認真地問。
“因為姐姐知道分享是件快樂的事呀,有好東西就該好朋友一起分享啊。”我看著孩子們,把這句話說的很慢很慢。
“老師,我也想帶糖來分給小朋友們吃。”恩澤很緬甸的依在我懷里說。
“我也帶餅干分給大家,也給老師。”歌晴也搶著說。
“我下午帶玩具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我也想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快樂……”鑫鑫鄭重其事地說。
“我也想分享快樂……”
我從每個孩子臉上都讀到了開心和快樂。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她們很少有分享意識,凡事以自我為中心,根本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和想法,玩具自己玩,不許別人碰;食物自己吃,小朋友看看都不愿意,更不要提與人分享了。我想,通過這次分糖,孩子們會進一步理解分享的意思,會在他們心里產生一個新的想法的吧。
作為老師,我們就應該多為孩子們創造這樣的氛圍,讓孩子們學會分享快樂,并讓快樂加倍,這樣,不僅收獲了快樂,也會促進其社交能力的發展。
10、多彩的樹葉
天氣漸漸暖和了,樹葉漸漸長了出來,我便帶孩子們去觀察樹葉。這樣既可以讓孩子們認識各種各樣的樹葉,和課本上學習樹葉的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又可以用來手工制作。孩子們興致很高,不知是誰還摘來了好幾片。這些樹葉形態各異、五顏六色,煞是好看。
忽然,龍龍小朋友拿著一片黃青樹的樹葉對我說:“老師,這個樹葉怎么是黃顏色了?”我一怔:這個問題我可從來都沒想過。這時全班的孩子都圍攏過來了,一雙雙的小眼睛齊刷刷的望著我。我想了想對孩子們說:“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先不告訴你們,小朋友自己回家找一找答案好嗎?我們在比一比誰的答案正確。”
第二天,孩子們紛紛帶回了他們尋找的答案,他們討論的熱火朝天,氣氛熱烈。